词条 | 插姓 |
释义 | 插[插、揷、挿、扱、锸、搢、𢸰,读音作jiàn(ㄐㄧㄢˋ),不可读作chā(ㄔㄚ)]←“插”的古体字“𢸰”显示不出来者,请安装方正超大汉字集库。 一.姓氏渊源: 单一渊源:源于官位,出自三国时期宫廷侍卫插铎卫,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插铎卫,亦称𢸰铎卫、搢铎卫,是东汉末期孙吴政权所设置的内军制,其职“执挺铍𢸰铎,环护主公”,其建制一直延续到三国末期孙吴政权灭亡。 典籍《集韵》中注解:“𢸰,子贱切,音箭。义同。”在典籍《周礼·仪礼·乡射礼》中记载:“三耦皆执弓,𢸰三而挟一个。”在典籍《韵会》、《正韵》中皆注释为“𢸰,作甸切,音荐。亦插也。” “挺”,即无缨的长枪,或称为矛。 “铍”,即大剑,重而无穗,或称巨剑,形仿巨阙。 “𢸰”,即“搢”,就是古文“插”,也就是箭。 “铎”,即木铎,金壳木舌的大铃。古代东汉军法,五人为伍,五伍为俩,两俩一司马,由司马执铎,以木铎声响指挥。 在插铎卫中,以每五十名侍卫为一个基本单元,属步兵组合。四伍即二十人执挺,四伍执铍,两伍即十人执弓箭,由执铎司马统领。东吴政权至盛时,疆域东抵夷洲(今台湾)、钓鱼台列屿(今钓鱼岛),西至凤台(今河南台前)、柳江(今广西柳州),南达扶南(今柬埔寨王国)、曾姆滩(今曾母暗沙),北沿怀远(今安徽蚌埠)、昭关(今安徽巢湖),其时孙吴朝廷仅“环护主公”的“插铎司马卫”就拥有“四十余五”,即两千二百五十名内卫。 西晋泰始二年(公元266年),曹魏国大司马、晋王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即位为帝,国号晋,是为晋武帝。晋武帝在西晋泰始四年(公元268年)颁布著名的“泰始律令”,并于西晋咸宁二年(公元279年)命大将贾充、杨济、杜预、王濬等率兵伐吴,西晋太康元年(东吴天纪四年,公元280年)农历3月,吴王孙皓投降,被晋武帝降赐为乌程候,孙吴政权灭亡,结束了自“黄巾之乱”以来中国分裂九十六年的局势。 插铎卫的后裔子孙,在孙吴政权覆亡以后四散逃匿,其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分称插氏、挺氏、铍氏、铎氏,世代相传至今。 二.迁徙分布: 今安徽省的巢湖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柳州市、钦州市,贵州省的贵阳市贵定区,台湾省的台中县,香港特别行政区,柬埔寨王国,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等地,均有插氏族人分布。 三.郡望: 丹阳郡:丹阳又称润州、丹杨郡,是我国十分古老的地名,所指的地方迭有变动。先秦时期,共有三处以丹阳为名的地方,但一般主要是指鄣郡(今江西南昌)。汉朝实施郡县制度以后,先后又有许多以丹阳为名的郡和县。丹阳郡始建于西汉朝元狩二年庚申(公元前121年),是由原鄣郡改置,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下辖十七县,辖境相当于今安徽省长江以南,江苏大茅山及浙江省天目山脉以西、浙江省新安江支流武强溪以此地区。三国时期孙吴国移治到建康(今江苏南京),以后辖区缩小。到了南北朝的后魏时,又在河南省项城县的东北置了一个丹阳郡。隋朝灭后陈后废曾废黜,后隋炀帝又置润州,治所在延陵(今江苏常州),再以蒋州(今江苏南京)为丹阳郡。唐朝时期移治到丹徒(今江苏镇江)。北宋朝政和年间(公元1111~1118年)升为镇江府。另外,古代楚国原在丹阳,即今湖北秭归一带,楚文王东迁至今湖北枝江,仍名其地为丹阳。还有,秦朝时期的丹阳县,亦称丹杨县,在今安徽省当涂一带,唐朝时期并入当涂县。明、清两朝乃至民国、现今的丹阳只是个县级建制,位于江苏溧阳旁边,紧靠长江。 江陵郡:原为春秋时期楚国的郢郡,汉朝时期置江陵县,为南郡治所。南北朝时期齐国改置江陵郡,治所在江陵(今湖北江陵),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及川东一带地区。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公元937年)以金陵府为江宁府。北宋朝与清朝时期亦为江宁府。江宁又为县名,或在城区,或在郊区,清朝时期与上元县同为江苏省城。民国时期废府及上元县,先以江宁县为江苏省省会,民国政府建都南京后,又移江宁县于南京市郊区一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