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蔡如平 |
释义 | (1888—1948),原名祖荫,字锡蕃,号葛民,东莞长安霄边村人。1923年,蔡如平在广州一间帽厂做工,结识彭湃、阮啸仙等共产党人,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不久加中国共产党。1924年初国共第一次合作,廖仲恺委任他为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特派委员。3月,回乡开展农运,翌年成立霄边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队。1925年5月,成立东莞县农协会,他任执行委员长,同年秋调省农协工作。1926年1月底,中共广东区委建立工委、农委、妇委、青委等,他任农委委员,分管中区农运工作。5月1日,他出席省第二届农代会,被选为省农协常务委员。同年冬,任北江地委委员兼省农协北江办事处主任。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中,广东的国民党军警大肆搜捕共产党人和工农运动负责人。是时,他已回莞任县委负责人,但在艰苦斗争中得了肺病,组织把他秘密送普济医院治疗。后他抱病出院,到常平周屋厦,秘密组建工农武装。1927年8月,建起农村三个大队,城镇三个小队;自制各种武器,准备随时反击国民党的大屠杀。10月15日,他被选为中共广东省委候补委员。为了响应武装暴动,他组织农民自卫军800多人,11月间成立“东宝工农革命军总指挥部”,蔡如平担任总指挥,准备配合广州起义。后得知广州起义失败,决定取消攻城计划,各路农军返回原地。为此,他被认为是军事投机分子,于1928年5月10日,被解除一切职务和留党察看处分。后来,中共中央纠正省委这一错误决定。1928年冬,党要他到香港避过国民党的搜捕。随后,他转移新加坡和缅甸,靠说书和卖字画为生。后来回到香港在华南实验小学和长沙书院任教。 1941年12月12日,日军占领香港,他回乡组织青年成立“青年抗日大同盟”,配合东纵打击日本侵略者。1943年6月,霄边建立民主政权,他当选为乡长;后历任新五区区长、东宝督导处、东宝农会主席等职。 抗战胜利后,党组织送他到香港就医。在治病中,他为帮助香港青年回内地参加解放事业做了大量工作。1948年秋,如平肺病加重,医治无效,溘然谢世,终年60岁。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