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北京市食品研究所 |
释义 | 北京市食品研究所创建于1963年,是我国成立较早、实力较强的大型综合性食品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主要业务有食品加工技术的应用研究和开发推广、杂志出版发行、食品检验、食品生产、机械制造、食品添加剂生产和销售等。2000年以前是享受国家事业拨款的科研单位,随着我国科研体制的改革,2000底由事业单位法人转制为企业单位法人。 北京市食品研究所自创立以来,主要从事植物蛋白食品、微生物发酵食品、方便食品、营养保健食品、儿童食品及中国传统食品的开发和研究,自八十年代中期,特别是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以来,相继开展了生物发酵技术、微胶囊包埋技术、膜分离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挤压膨化技术和固定化细胞技术等高新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研究与开发工作。近四十年来共完成国家和部市级科研课题400余项,共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6项,部市级科技进步奖近70项,国家专利30余项。它们大部分已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应用,到目前为止面向企业开展各类技术服务已有近800余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酸豆乳生产技术'1981年被转让到日本,成为我国第一个输出到国外的食品加工技术项目;'全子叶大豆利用技术'发明专利则造就了享誉国内的'维维豆奶'。为表彰北京市食品研究所对我国食品工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2001年该所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评为近20年来我国食品工业20大科研和教育机构。 1994年在该所建成经北京市科委支持和确认的'食品生物发酵技术和微胶囊技术'中试基地,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三个产业实体,生产各类食品、食品添加剂和机电类产品。 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该所逐步形成了由多领域、多学科组成的具有深厚知识功底和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队伍,其中;享受政府津贴的专家和学者6人,教授级高工7人,高级工程师53人,其他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若干。目前该所有正式职工200人左右。 该所在市内有一处6000平米的办公楼,它南邻长安街,东靠二环路及建外商贸中心,地理位置优越;在南郊南苑地区还拥有一个占地三万多平米的中试生产基地,可为研究所的中试试验和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目前该所下设7个业务部门,它们是:研究部、食品工程技术开发中心、中国食品杂志社、北京市茶叶质量监督检验站、实验厂、俪人实业公司和俪加食品有限公司。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