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波乌林法 |
释义 | 波乌林法,又称明暗等高线法。 1895年波乌林(J.Pauling)提出波乌林法,在地貌分析中是分析等高线的常用方法。 波乌林法是以等高线的粗细不同颜色的深浅不同表示地貌的一种方法。为提高等高线的表现力,在确定光源前提下,将背光坡的等高线加粗或加深,迎光坡的等高线变细或变浅,即形成明暗的反差,从而提高等高线的立体效果。为强化等高线的明暗反差,有的将粗细与深浅相结合应用,如“浮雕式表现法”。明暗等高线既可保持等高线的基本功能,又有立体感,目前多用于表示海底地貌、月球的“月貌”等。 其基本论点主要简历在以下三方面: 1)根据斜坡所接受的光线方向确定等高线的明暗程度; 2)将受光部分的等高线印为白色,背光部分的等高线印为黑色; 3)地图的底色饰为灰色。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