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波特兰级重巡洋舰
释义

简介

1927年,美国海军决定在条约型巡洋舰的数量上向英国海军看齐。当时英国海军在建和完工的条约型巡洋舰有13艘,而美国海军仅有8艘开工在建,因此打算在1929年度再度建造5艘北安普敦级的后续型。后来这5艘军舰分成两批,一批是在北安普敦级基础上改进而成,这就是波特兰级(Portland Class)。由于之前建造的彭萨科拉级和北安普敦级排水量低于华盛顿条约的限制标准,所以新舰将有更多吨位可以利用。美国海军要求把这些吨位用来加强装甲防御,因此可以说该级就是北安普敦级的装甲强化型。

由于只是在前一级的基础上作修改,因此波特兰级的舰型完全与北安普敦级一致,只是为了扩大舰内的空间,舰体延长了2.9米。上层建筑也基本一致,主要区别是前后桅都缩小,后部射击指挥所从后桅移至后部上层建筑之上。由于该级中的“印第安纳波利斯”号是作为舰队旗舰设计的,因此舰桥结构扩大了,前后部甲板室也进行了扩充,以容纳更多的人员。完工时,标准排水量达到10258吨(略超华盛顿条约限制),超过彭萨科拉级和北安普敦级1000吨以上。诸多改进使得该级复原性能超过前两级,火炮射击时更加稳定,而且舰内空间的增加使得居住条件得以明显改善。

该级与北安普敦级最大的区别便是装甲防御,主要是增大水平防护和弹药库防护。水下防御也作了加强。主要是将机舱附近的燃料舱进一步分割细化。此外,还在锅炉舱设置纵向隔壁,以减少损害波及。但是这样的设计带来一个副作用,就是一旦一侧进水,容易引起大倾斜。

波特兰级的武器装备、航空设备、火控设备与北安普敦级基本相同。不同的是,该级建造完工时没有装备鱼雷发射系统(在设计方案中是保留的),节省的重量被用来加强防空能力,使得单管127毫米高平两用副炮从4座增加到8座,还安装了8挺12.7毫米高射机枪。副炮在后烟囱两侧各布置2座,在后部建筑与后桅之前甲板的两侧各布置2座。

轮机设备沿用了北安普敦级的设计,只是“波特兰”号安装了亚罗式锅炉。该级的轮机设备总重量比北安普敦级略轻。虽然排水量增加而输出功率不变,但是由于舰体延长,提高了长宽比,最大航速仍达到了北安普敦级的水平。续航力的变化则通过增加燃料携带得以保证。

波特兰级一共建造了两艘,分别以俄勒冈州最大城市波特兰市和印第安纳州州府印第安纳波利斯市命名。该级服役后,又进行了多次改装。早期主要是针对上层建筑的小修改,战争爆发后开始对火控设备进行全面提升,并加装防空武器。1942年初加装4联装28毫米和单管20毫米机关炮。同时,高耸的前烟囱也进行了修改,安装新而轻巧的烟囱帽。1943年在后烟囱附近安装了新的三脚式主桅,取代了原来的后桅。还安装了搜索和火控雷达设备。1944年,4联装28毫米机关炮被4联装40毫米机关炮取代,并加装单管20毫米机关炮。

主要性能

标准排水量:10258吨

全长:185.9米

宽:20.1米

吃水:6.4米

定员:807(CA33)/917人(CA35)

动力

锅炉:8台亚罗式(CA33)/怀特-福斯特式(CA35)锅炉

主机:4台帕森斯式蒸汽轮机

输出功率:107000马力

推进:4轴4桨

最大航速:32.5节

燃料:1417~2125吨重油

续航力:10000海里/15节

武备(1934年)

主炮:9门Mk9型55倍口径203毫米炮(3×3) 副炮:8门Mk13型25倍径127毫米炮(1×8) 机枪:8挺12.7毫米机枪(1×8) 弹射器:2座 飞机:4架

防护

舷侧装甲带:102毫米 甲板:64毫米 炮塔:19~64毫米

弹药库:57~146毫米

司令塔:32毫米

“波特兰”号(Portland)

简介

1930年2月17日在马萨诸塞州昆西市伯利恒集团开工,1932年5月21日下水,1933年2月23日完工,编号CA33。1946年7月12日退役,1959年3月1日注销舰籍,同年10月6日舰体出售。在二战中,该舰共获得16枚战役之星奖章。

经历

“波特兰”号在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正掩护前往中途岛运输飞机的航母编队,随后参加对威克岛的增援。1942年1~4月担任美国西海岸-夏威夷-斐济航线上的护航任务,期间在3月短暂加入航母编队后依次参加5月7~8日的珊瑚岛海战,6月5~7日的中途岛海战;8月调南太平洋掩护航母编队参加24~25日的马莱塔海战;10月15日炮击塔拉瓦环礁,26日掩护航母编队参加圣克鲁斯大海战;11月12日,参加第一次瓜岛以北海战。1943年6月开赴北太平洋水域,7月22日炮击基斯卡岛,11月参加对吉尔伯特岛的进攻。1944年1月又参加进攻马绍尔群岛的行动,3~4月掩护航母部队空袭西加罗林群岛诸地,4月30日炮击密克罗尼西亚群岛的萨塔万岛,9月掩护在佩里硫岛的登陆,10月参加莱特湾大海战并在24~25日的苏里高海战中痛击日本舰队,12月掩护在民都落岛的登陆。1945年1~3月掩护在吕宋岛的登陆作战,期间在2月16日炮击科雷吉多尔要塞,3~6月参加对冲绳的登陆作战,9月2日在特鲁克接受日本驻军的投降。战争结束后不久退役。

“印第安纳波利斯”号(Indianapolis)

简介

1930年5月31日在新泽西州卡姆登市纽约造船公司开工,1931年117日下水,1932年11月15日完工,编号CA35。1945年7月30日,在由马里亚纳群岛前往菲律宾的途中被日本伊58号潜艇击沉于北纬12度02分,东经134度48分水域。1945年8月1日注销舰籍。在二战中,该舰共获得10枚战役之星奖章。

经历

“印第安纳波利斯”号在珍珠港遭袭时正在约翰斯顿岛进行训练,随后加入增援威克岛的编队。1942年1~3月参与南太平洋水域的几次袭击作战,6月掩护运输船队从旧金山前往澳大利亚,7月进驻北太平洋水域。8月炮击基斯卡岛并掩护在阿达克岛的登陆行动,2月炮击阿图岛,5月掩护在阿图岛的登陆行动,8月两度炮击基斯卡岛,11月参加对吉尔伯特群岛的进攻。1944年1月参加进攻马绍尔群岛的行动,3~4月掩护航母部队空袭西加罗林群岛诸地,6~8月参加进攻马里亚纳群岛的行动并参加6月19~20日的马里亚纳大海战,9月掩护在佩勒琉岛的登陆。1945年2~3月先后参加对硫磺岛和冲绳岛的登陆作战行动,7月把原子弹组件从旧金山运往提尼安岛,完成任务后开赴莱特岛。7月30日,该舰在航线途中遭到日本潜艇伊58号的伏击,被两条鱼雷击中后沉没。有300多人随舰阵亡,约880名官兵成功弃舰,但由于救援不及时,后仅316人幸存。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6:1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