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秉志文存
释义

基本信息

作 者: 翟启慧、胡宗刚 编

出 版 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条 形 码: 9787301106266 ; 978-7-301-10626-6

I S B N : 7301106262  出版时间: 2006-9-1

开 本:  页 数: 1452

版 次: 1  装 帧: 精装本

定 价: 218 元

内容简介

·第一卷研究论文:我国生物学界的创业大师、近代动物学的主要奠基人秉志院士,学识渊博,研究范围广泛。他在形态学、生理学、分类学、昆虫学、古生物学等领域均有重要成就,尤精于解剖学与神经生理学。他早年的一些研究在国内很有声望,在国际上也具有重要地位。

本书收录了秉志在1915—1964年的5。年中所发表的部分研究论著,主要是20世纪20—30年代在昆虫学、神经学、解剖学、区系分类学、古动物学等领域中的部分研究成果,都是各学科发展史上的重要篇章。

20世纪50年代后,秉志考虑科研、教学与渔业生产之需要,对既有经济价值,又是模式硬骨鱼的鲤鱼进行了系统的实验形态学研究,把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联系起来,全面充实和提高了鱼类生物学的理论基础。本书收录了鲤鱼形态学的部分论文及专著《鲤鱼解剖》中的最后一章,以示他一贯的指导思想:解剖学不能只讲动物的形体结构,应将事实与理论结合,进一步解释进化程序中的现象。

·第二卷杂著五种:此卷收录《竞存论略》、《科学呼声》、《生物学与民族复兴》、《师鉴》、《人类一斑》五种著作,此五种著作,皆写于抗日战争期间。其时作者因夫人卧病,惮于远行,故滞留上海,但为保持民族气节,避免曰人的拉拢和迫害,隐姓埋名,一面继续其动物学的研究,一面拿起笔从事著述,一以贯之其科学救国的宏愿。面对空前的国难,作者在继承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同时,又服膺于达尔文、赫胥黎、斯宾塞尔的生物进化观,恃之以阐述中国积弱积贫,任人凌辱的原因。作者认为只有科学,尤其是生物学的普及和发展,才是富国强民之策。故作者反复言说,以醒国人,可见其赤子之心。

《竞存论略》,1940年12月由开明书店出版,1946年12月曾再版。《科学呼声》,1946年11月由中国科学图书仪器公司出版发行,1947年2月再版。《生物学与民族复兴》,系中国文化服务社于1946年11月出版,列入“青年文库”。《师鉴》与《人类一斑》,在作者生前未曾出版,此次系据手稿整理。其中《师鉴》仅存三篇,在第三篇“传经”之首,作者曾言儒教为四途:传经、饬行、修文、经世;在篇末,作者亦云将在“饬行”篇中叙述儒家的躬行君子之道德实践。依此可知《师鉴》一书,尚有三篇,是作者未曾完稿,还是手稿有遗失,不得而知。

·第三卷文录,诗存,书札:本册分为文录、诗存、书札三部分。文录系收集到的各种文章的选集,这些文章大多是作者生前发表在《科学》、《东方杂志》、《国风》、《科学画报》、《学林》、《大公报》、《南行》等刊物上,部分是作者手稿。时间起于1915年,作者在美国康乃尔大学留学时期;止于1964年,作者去世前一年。

作者旧学深厚,然自抗日战争时期,始才赋诗。尝云:唐代高适五十始能诗,兹后若侥天之幸,于此道亦能有所习。迨至晚年,尤爱此道,与友朋唱酬不断。1986年,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为纪念作者诞辰一百周年,刊印《秉农山先生诗存》,由作者门生伍献文托厦门大学何厉生编订。此即按何本录入,并附伍序一篇于前。

作者生平来往书札甚多,虽四处搜讨,也仅得此,大多已遗失。这些主要来源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其余如“致龙榆生”系龙厦材提供,“致郑集”系郑集提供,“致刘咸”系复旦大学档案馆提供,“致卢作孚”采自《卢作孚书信集》,余下则为作者自留底稿。在整理时添加了一些注释,以便于读者理解。

本书目录

第一卷研究论文

Ⅰ昆虫学

SomeInhabitantsoftheRoundGallofGoldenrod

TheBiologyofEphydrasubopacaLoew

Ⅱ神经学

OntheGrowthoftheLargestNerveCellsintheSuperiorCervicalSympatheticGanglionoftheAlbinoRat—fr。mBirthtoMaturity

MotorLocalizationontheCerebralCortexoftheGuineaPig(Caviacobaya)

OntheLatencyinProducingEffectonLimbsbyElectricStimulationontheCerebralCortexoftheGuineaPig(Caviacobaya)

OnSomePointsConcerningtheFunctionsoftheMammalianCerebralCortex

OntheDistributionoftheMotorCentersontheNormalandPartlyDecorticatedCerebrumoftheRabbit

关于鱼脑的几点

Ⅲ解剖学

PreliminaryObservationsontheOsteologyofNeomerisphocaenoides

OnSomePartsoftheVisceralAnatomyofthePorpoise,Neomerisphocoenoides

OntheSkeletonofFelistigris

OntheCerebrumofFelistigris

AnatomyoftheTongueanditsAdjacentMusclesofHemidactylusbowringii

Ⅳ区系调查与分类学

AZoologicalCollectingTriptotheCoastofChekiang

ZoologicalNotesonAmoyanditsVicinity

APartialSurveyoftheFaunaoftheLowerYangtze

TheEconomicFishesofCertainSectionsoftheChineseCoast

OnFiveNewSpeciesofNon—marineGastropodsofNorthChina

OnSomeGastropodShellsofNorth-westChina

Ⅴ古动物学

StudyoftheCretaceousFossilInsectsofChina

ANewFossilLandTurtlefromHonan

OnSomeNewFossilMollusksofMongolia

OnaBlattoidInsectintheFushunAmber

DescriptionsofTwoNewFossilFishesfromChekiang

OnFourFossilInsectsfromSinkiang

Ⅵ鲤鱼实验形态学

鲤鱼骨骼肌的初步观察

鲤鱼神经系统的初步观察

鲤鱼(CyprinuscarpioL.)的水静机制

鲤鱼平衡系统的神经联系

鲤鱼形体演化的讨论

学术论著目录

第二卷杂著五种

竞存论略

叙言

一竞争之导源

二动物对于环境之抵抗(一)气候之威胁

三动物对于环境之抵抗(二)饥馑之压迫

四动物对于环境之抵抗(三)疾病之蔓衍

五动物之自相残杀(一)争食

六动物之自相残杀(二)争地

七动物之自相残杀(三)争偶

八人类之竞存(一)武力侵掠

九人类之竞存(二)经济侵掠

十人类之竞存(三)文化侵掠

十一遗传之潜力

十二物体之变化

十三优劣之判定

十四神经之集中

十五人类之演进(一)

十六人类之演进(二)

十七人类之演进(三)

十八人类之演进(四)

十九弱族之奋斗

二十结论

科学呼声

上编

一儿童科学

二妇女科学

三工人科学

四农民科学

五业余科学

六科学进种

七科学生活

八科学消遣

九科学备荒

十科学之功臣

十一科学之罪人

十二反科学

十三最经济之科学推广法

下编

一科学之德育

二易经之天演论

三中国文字之科学性质

四中国先哲之科学方法

五科学家之慈善事业

六科学家之制造环境

七科学失败中之成功

八生活饶裕者所宜取法

九生活贫苦者所宜取法

十富人之保险

十一极乐世界

附录

科学教师所宜注意者

青年之科学进修问题

生物学与民族复兴

叙言

一生物学之起源

二亚里士多德氏以来此学之发展

三达尔文氏以来此学之发展

四人类思想之解放

五今日之趋势

六近世社会所受之影响

七近年来在国内之发展

八以后应取之方针

师鉴

一溯源

二衍化

三传经

人类一斑

一人类之来源

二分布与分化

三遗传之机构

四发生之程序

五幼龄之变迁

六后期之发展

七最切之需求

八发育之基础

九知识之启瀹

十道德之演化

十一个性与群性

十二天刑之惨苛

十三自觉之萌芽

十四民性之下沉

十五症结之消除

十六民俗之演变

十七群力之发长

十八特识之培养

十九国脉之维系

二十进化之正轨

第三卷文录诗存书札

文录

诗存

书札

第三卷未收录之部分著述目录

《秉志文存》校订说明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3: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