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兵法:思维的艺术与博弈的策略
释义

图书信息

作者:韩扑 (作者)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9月1日)

平装: 215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807536512

条形码: 9787807536512

产品尺寸及重量: 23.8 x 16.4 x 1.8 cm ; 422 g

内容简介

《兵法:思维的艺术与博弈的策略》内容简介:兵法的价值就在于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正确认识兵法能够帮助我们找到提高思维能力的路径。人类出现以来,所有的大事件,无外乎出于三项本源:利益的扩张;欲望的达成;信仰的伸张。总之,就是资源的运作。兵法研究的也正是资源的极端化运作。那么如何将兵法的极端化倾向解读为现代人可以使用的正常化的思维方式呢?如今的世界,人们不必去现场,通过媒体就能看到来自现场最前沿的画面;现代的金融战争,其激烈与残酷性也不亚于炮火连天的战场,这就给了很多人直接印证古今这些兵法“含金量”的机会。

“兵法”这个词有一个抽象概念。就是指兵法著作中独有的思维方式。如“兵法忌之”,指的就是某种思路不合兵法中的普遍认识。

那个只有士人、将帅、贵族、骑士才去看兵书、战册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这是一个资源彰显的时代,各种资源的交互作用乃至碰撞,构成了时代的主音,它的外化,就是政治、经济、文化、体育、新闻、网络,也包括战争。那么古往今来所有的兵法,剔除那些故弄玄虚的玄幻糟粕,保存下来可供我们现代人借鉴的,就是经营与争夺资源的方法。而这正是《兵法:思维的艺术与博弈的策略》的主旨所在。

在《兵法:思维的艺术与博弈的策略》中,兵法就是适用于我们现代人的关于经营、争夺资源的思维方式与实施手段。而掌握这兵法的人也必须有基本的素质。兵法对修习者的要求,通俗地说,就是需要有清晰的头脑,精密的计算,冷酷的性格,当然,还要有健康的道德观。

编辑推荐

《兵法:思维的艺术与博弈的策略》:中国式兵法是着眼于“主观的人”的斗争思维,而西方经典战争理论,则以“客观的物”为研究对象。这两种思想体系互见优劣,各有千秋。兵法就是适用于我们现代人的关于经营、争夺资源的思维方式与实施手段。

媒体推荐

兵贵于精。不贵于多;强于心,不强于力。

——管仲

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台为变者也。

——孙子

凡善弈者.每于棋危劫急之时,一面自救,一面破敌。往往因病成妍,转败为功。

——曾国藩

目录

第1章 序章:兵法是什么

定义解析:兵法的“词”与“物”

古今“兵法”漫谈

兵法如何指导战争

第2章 思维:中西战争理论的大略

占据资源的兵法

护卫资源的谋略

资源诱惑下的战法

毁灭资源之术

关于《孙子兵法》的两个话题

第3章 资源:兵法的生死之道

资源的要义

驾驭无形资源的关键

另类的资源使用

第4章 变通:兵法的权宜之要

兵法中的刚性原则

掌握地利,方能无往不利

虚实变幻中主导战局

顺势而为,兵遒如水

第5章 胜势:兵法的决胜原则

什么是胜势

如何在决战前立于不败

先胜还是先战:中国兵法的启蒙性思路

目的决定战法

第6章 谋略与对策:兵法的博弈路径

谋局中的思维特质

败局中的学问

制胜之道,从读懂战例开始

第7章 刀与阵:工具化的兵法原则

武器的进步:非肉搏式武器的生成史

阵法:并不神秘的用兵原则

后记

主要参考书目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6:3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