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别吴中诸子 |
释义 | 诗词原文相晤了无意,临歧还黯然①。 回看吴苑树,独上秣陵船②。 春老还山路,江昏欲雨天③。 白鸥略似我,聚散绿波前④。 注释译文①相晤:相见,见面。了:完全。多用在“无”字、“不”字之前。无意:不在意。临歧:到歧路之处。指分道惜别。见唐高适《别韦参军》诗.“丈夫不作儿女别,临歧涕泪沾衣巾。”黯然:忧愁,沮丧貌。②吴苑:吴地的庭苑,泛指苏州各地的林园。吴地向以庭园建筑著称,其精美灵秀远过他处。秣陵:地名,即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楚威王以其地有王气,埋金镇之,号曰金陵。奏始皇改为秣陵。三国东吴孙权迁都于此,称建业。晋平吴后分南为秣陵,北为建业。隋并入江宁。③春老:季节已到晚春,春末。江昏:天空浓云密布,江面一片昏黑。④白鸥句:意谓我似白鸥。此联谓我像一只鸥鸟,或聚或散,全凭机缘。 诗词鉴赏吴中指今江苏省苏州地区。吴中诸子未详所指。吴地自来是文化奥区,与吴中诸子过从唱和,是彻公一大乐事。他之所以长居姑苏楞伽山中峰寺,除仰慕先辈中峰明本禅师之外,这是不是个原因,一时尚难断定。然而读彻毕竟是个僧人,时或要外出参方游学,或者朝山礼拜。这是彻公与诸位朋友告别,前往金陵时写给朋友的一首抒情诗。诗中没有记录离别双方所说的片言只字,而是借分别时的山水风光和时令气候来衬托离别的心境。回看,独上,彼此默默地分别;春老,江昏,似乎天地也在哀伤。这种写法很含蓄,很委婉,寄寓的情感却很深挚,很动人。这是一首很有内蕴,值得回味的好诗。 作者简介读彻(1588-1656),明末清初江苏苏州中峰寺僧。字见晓,又字苍雪,号南来,俗姓赵,呈贡(今属云南省)人。幼年落发本邑妙湛寺。十九岁拜通润禅师门下,承法为嗣。先后参拜雪浪、雨润等高僧。后住持苏州楞伽山中峰寺,为华严宗宗匠。彻公精通佛法,诗亦有名。诗风苍劲深远,文笔酣畅淋漓,多悲歌感慨之音。有《南来堂稿》四卷及《补编》四卷、《附录》四卷。逝葬中峰。钱谦益为撰塔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