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标杆:比尔·盖茨工作方法
释义

基本信息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第1版 (2005年6月1日)平装: 233页

开本: 32开

ISBN: 9787505848757

内容简介

比尔·盖茨是微软公司主席和首席软件设计师。

盖茨出生于1955年10月28日,和两个姐姐一块在西雅图长大。他的父亲是西雅图的律师。

盖茨曾就读于在西雅图的公立小学和私立的湖滨中学。在那里,他发现了他在软件方面的兴趣并且在13岁时开始了计算机编程。1973年,盖茨考进了哈佛大学。在那里他和史蒂夫·鲍尔默住在一起。在哈佛的时候,盖茨为第一台微型计算机-mits altair开发了basic编程语言的一个版本。

盖茨是一个奇迹,他拥有过人的智慧,机遇也很重要,每个人的潜力都是很大的,不要浪费时间,更不要浪费每一个机会,不要对困难低头,抛弃那些不必要的累赘,成功永远属于敢于战胜困难的人。盖茨是个十足的工作狂,他的勤奋度是惊人的,他可以连续48小时不睡觉用来工作,然后再倒头睡十来个小时,看来天才不勤奋是成不了天才的。有句话说得好,天才是99%的勤奋加1%的灵感。盖茨既是疯子,又是天才!一个现代版的商业洛克菲勒和软件业的拿破仑!值得学习!

标杆学习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发现过程——寻找并评价最佳的标杆项目从而将其最有价值之处整合到组织中来。通过标杆学习,将:

1、有助于组织

编辑推荐

本书提倡像微软员工一样做事,像比尔·盖茨一样领导,并从比尔·盖茨的名言中总结了十大工作准则,“对公司的产品有好奇心,有必要亲自使用;以极大的兴趣和传道士般的热情和执著打动客户;乐于思考,如何让产品更贴近消费者;个人目标与公司目标保持一致;根据市场情况和岗位需求主动充电;……”本书有利于提高工作绩效,是一本所有企业员工的必读书。

作者简介

苏伟伦,管理类畅销书作家,现任职于大型国有企业,有10年以上的管理经验。曾在《读者》、《环球企业家》等知名杂志发表文章。著有《不可不知的管理定律》、《有效的目标管理》、《戴明管理思想核心读本》、《世界级企业22条策略》、《杜拉克管理思想全书》、《卓越背后的发现》等多部管理学著作和畅销读物。

目录

前 言 /1

准则1 对公司的产品有好奇心,有必要亲自使用 /l

不能爱哪行才干哪行,要干哪行爱哪行。——[英国] 丘吉尔

人品决定产品 /3

对产品没有兴趣,你将很快落伍 /6

热爱自己的产品,全面了解产品t /9

你必须亲自使用产品 /12

对新事物抱有好奇心,保持开放的态度 /15

好奇心成就优秀的员工 /17

盖茨的远见源于好奇心 /21

微软面试题 /23

准则2 以极大的兴趣和传道士般的热情和执著打动客户 /25

只要有无限的热情,一个人几乎可以在任何事情上取得成功。——[德国] 乌里·施瓦布

热情是工作的灵魂 /27

带着激情去工作 /29

对新技术有极大的热情 /32

笃信自己的产品 /34

让客户认同你的人品 /37

提高你的推销能力 /40

做事要全力以赴 /43

微软面试题 /45

准则3 乐于思考,如何让产品更贴近消费者 /47

独立思考能力是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的一项必备才能。——[中国] 华罗庚

思考的力量是巨大的 /49

留出思考的时间 /52

不会思考的员工不是一名好员工 /55

思考是微软企业精神的核心 /58

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 /6l

把客户的需求放于首位 /63

做用户满意的员工 /66

微软面试题 /68

准则4 个人目标与公司目标保持一致 /69

人生应该树立目标,否则你的精力会白白浪费。——[美国] 法学家r.波得斯

没有目标便会迷失方 /71

目标是最好的自我激励 /73

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 /76

与公司的目标一致 /79

将个人融入团队 /82

要有坚持到底的信心 /85

永不放弃 /88

文摘

机遇是一种巨大的财富

压倒一切的是时机。——[美国]洛克菲勒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是一个人人都懂的浅显而深刻的道理。抓住了机会,就可能乘风而起,跃上成功的巅峰;如果错失了机会,就可能与成功擦肩而过,终生悔恨不已。

盖茨告诉我们,机遇与我们的事业休戚相关,机遇是一个美丽而性情古怪的天使。倏尔降临在你身边,如果你稍有不慎,又将翩然而去,不管你怎样扼腕叹息,从此杳无音讯,不再复返了。

比尔·盖茨这个名字,无论在世界哪一个地方,没有人会不知道,而基尔代尔这个名字却很少有人知道。然而,最早从事计算机软件编程的人不是盖茨,而是基尔代尔。关于基尔代尔这个人我们在前文已经提过,他为英特尔8008芯片写出了PL/I这样大型的、复杂的计算机语言,他也是解释Basic程序的发明者。在当时,基尔代尔可称得上软件泰斗,而盖茨只不过是一名无名小卒。但为什么后来称霸计算机软件的人不是基尔代尔,而是比尔·盖茨呢?这里关键的一点就是盖茨抓住了一次重要的机会,而基尔代尔却放弃了一次重要的机会。

1980年,IBM准备进军PC机市场,四处物色能为其新型机IBM—Pc机设计软件的人选。1980年7月,盖茨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IBM公司博卡雷顿实验室的萨姆斯。IBM三个字,立即引起盖茨的重视,他改变了日程安排,同意第二天同萨姆斯见面。

对于来访的萨姆斯,尽管不是一个大人物,但他是代表着IBM的。盖茨认为这是一次机会,他们要全力以赴抓住这次机会。

盖茨及微软的员工都是一些电子迷,他们不拘小节。“皱巴巴的衣服、脏兮兮的面孔、乱蓬蓬的头发”是对他们个人外观形象的描述;“乱糟糟的办公室、没大没小的上下级关系、瞎嚷嚷的开会方式”是对他们组织外观的形象描述。这种不拘小节与IBM注重小节有着天壤之别。但是,为了能够抓住这次机遇,盖茨亲自带领两名员工,把办公室打扫得又干净又整齐。盖茨还叮嘱公司的员工明天一定要穿上西服,迎接IBM要员萨姆斯。

第二天,萨姆斯如约走进了盖茨的办公室,盖茨对萨姆斯的提问是有问必答,详细地介绍了微软公司的现状和技术实力,还热心地带着萨姆斯参观了微软公司其他的工作场所。会见持续了3个小时,萨姆斯什么重要的事都没有谈,便起身告辞。

IBM与微软的第一次会谈给盖茨留下了一头雾水,然而盖茨并无怨言,他认为IBM可能正在酝酿某个大的计划。 P119-120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4: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