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北京市电子工业学校 |
释义 | 北京市电子工业学校创建于 1979 年,是由原北京市无线电元件技术学校 (1985 年更名为北京市电子工业学校 ) 和北京市广播电视工业学校两所市属中专学校合并而成。从 1979 年至今的二十几年间,学校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创建巩固期( 1979 ~ 1989 年)、合校调整期( 1989 ~ 1992 年)、中转办学期( 1992 ~ 1996 年)和跨越式发展期( 1996 年至今)。 简介北京市电子工业学校是市属全日制工科类中等专业学校,培养适应本市经济与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需要的中等专门人才。开设电子与信息技术、计算机、机电技术、经济管理四大门类、十多个专业,2003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专、北京市现代化标志性学校,同年在校生达4000余人。1997年以来连续多年被评为首都文明单位,该校是市教委创业教育试点学校、国家级德育工程试点学校。2002年评为北京市职业教育综合督导评估优秀学校,北京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和市级花园式单位。该校是北京市教委批准的学分制和弹性学制试点学校,即:学满规定学分可以提前毕业,也可以工学交替、延期毕业。另外,该校还是北京市教委批准的课程体系整体改革试点学校,通过改革进一步优化课程与知识结构,可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发展和社会需求。 2003年教育资源调整后,该校已成为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南校区)。中职学生将享受到高等职业教育的师资与教学设备。在招收中专生的同时,还招收五年制高职生。 办学特色该校举办职业技术教育近30年,具有较强的办学实力,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第一、学校教学设施齐全,校园环境优美。占地面积70余亩,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有完善的实验和实训室、计算机房、电化教室、多媒体教室、专业教室、语音教室,还有宽敞明亮的图书馆、阅览室和设备先进的电子阅览室。建有四个水泥球场和一个现代化人工草坪足球运动场。第二、师资力量雄厚,专任教师中具有高、中级职称的占80%。教师责任心强,既教书又育人。第三、办学思想端正,注意在高中文化课基础上进行专业教育。部分学生经过考核可以升入高职班。第四、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严格、规范,有良好的校风和学风。近年来在校生的发明创造有50多项在全市、全国和国际发明竞赛评比中获奖。第五、凡被录取的,均属国家计划统一招生,享受国家给予中专学生的一切待遇。学生学完全国家承认的中等专业学校毕业证书,由市人事局颁发就业报到证、具有国家干部身份。第六、毕业生去向为本市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合资企业及各类公司等。多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在全市中等职业学校中始终保持前列。 该校是新西兰CPIT职教项目发展中心、英国C&G职业技能认证项目中心校,是北京市“软件蓝领”示范培训中心,为学生的成才成长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主要专业(1)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北京市现代化标志专业);(2)计算机及应用专业; (3)微电子技术与器件专业; (4)电子专用设备专业; (5)办公自动化设备应用专业(北京市骨干特色专业); (6)电子商务专业; (7)电子技术应用(电子产品营销)。 2005届毕业生主要用人单位:国家邮政总局信息技术局、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23所、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25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中钞信用卡厂、中科科仪、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北京核仪器厂、北京金自天正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赛格办公设备有限公司、巴可利亚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 发展历程1979-1989 创建巩固期北京市无线电元件技术学校为了服务首都经济建设,培养无线电元件技术紧缺人才, 1979 年2 月,北京市电子仪表局决定关闭北京宣武电容器厂成立北京市无线电元件技术学校。学校位于宣武区广外南滨河路 7 号,开设电子机械、无线电元件两个专 业,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 2 年。建校初期仅有 2 间教室,教学使用面积 120㎡ ; 1981 年学校自筹资金建新校舍,使建筑面积达到 3797㎡ ;1984 年改为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 4 年; 985 年9 月经市政府批准,学校更名为北京市电子工业学校; 1987 年学校在北京市电子仪表局和电子行业的大力支持下,扩建校舍 2140 ㎡ ,学校建筑面积达到 6100 ㎡ 。 北京市广播电视工业学校 北京市广播电视工业学校成立于1979 年5 月,隶属北京市电子仪表工业局。学校位于宣武区前孙公园胡同 28 号,开设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 2 年。建校初期,教学及办公用房面积共 957 ㎡ ; 1985 年改招初中毕业生,学制 4 年; 1985 年对校舍进行扩建,使建筑面积达到 1558 ㎡ 。 1989-1992 合并调整期为了提高办学效益和办学规模, 1989 年 9 月市政府决定北京市电子工业学校与北京市广播电视工业学校合署办学, 11 月 10 日 正式宣布合并,成立了新的北京市电子工业学校。 1991 年 10 月,学校被北京市经委确定为“八五”期间重点发展建设的中专学校之一,校区专业分工是:前孙公园(原北京市广播电视工业学校校址)以“机械类专业”为中心进行建设,广安门(原北京市电子工业学校校址)以“基础课”和“电子类专业”为中心进行建设。 1992-1996 中转办学期1992 年北京市西厢工程占用学校部分场址。为确保学校的发展,同年 5 月经市计委、经委、首规委的考察,在 高教局中专处的大力支持下,同意学校迁址建校的立项。 1992 年 9 月开始在丰台区西罗园丰台区教师进修学校中转办学。 1993 年 , 市政府同意学校在丰台区花乡征地 90 亩作为新校址,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新校区的总体规划和 12800 m2 教学楼的设计。 1994 年 10 月破土动工,经过一年多的紧张施工,学校的一期工程(含教学楼、锅炉房、配电室、食堂)于 1995 年 12 月竣工。在中转办学期间,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狠抓领导班子建设,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为实现学校中转办学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组织、思想保证,全体教职工心系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团结一心、克服困难。历经三年半的中转办学之后,于 1996 年初搬入新校舍。 1996-至今 跨越式发展期学校自 1996 年迁入花乡新址后,进入了跨越式发展期。学校坚定不移地贯彻“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紧紧抓住发展的机遇,确定了“积极进取、奋力拼搏、自强不息、勇攀高峰、千方百计谋求发展”的方针,实施了“一、三、四”改革与发展工作思路,促进学校整体工作不断前进。学校七年跨越了三大步: 1997 年通过了办学条件合格评估与教学管理评估; 2000 年通过了办学水平选优评估,被确定为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骨干示范学校,跨入了省部级重点中专行列; 2003 年顺利地通过了国家级重点学校的评估,成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被确定为北京市现代化标志性学校。 2003 年 8 月,在北京电控系统教育资源整合后,成为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南校区,在举办中专教育的同时,还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目前学校设有高中后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初中后五年一贯制高等职业教育、初中后四年制中等职业教育三种教育层次。 跨越式发展学校加强基础建设,狠抓教育教学改革,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被教育部授予国家级重点中专,并被北京市教委批准为现代化标志学校。是北京首批校园网建设A级校、北京市职业教育综合督导评估优秀学校、北京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十五”继续教育的依托校、“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先进学校、首都绿化美化花园式单位、自1997年以来连续多年被评为首都文明单位。学校设有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机电技术类和经济管理类等四大门类七大专业十几个专门化及发展方向,其中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被评为北京市现代化标志专业;办公自动化设备应用专业被评为北京市骨干特色专业。 学校实行多层次办学,2003年8月在北京电控系统教育资源整合后,成为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南校区,在举办中专教育的同时,还举办高等职业教育。 学校教学设施齐全,教学设备先进。高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近年来,我校学生科技发明成果有50多项在国内国际获奖。学生毕业时持有多种职业技能证书,为择业提供了多种选择;多年来毕业生就业率都在90%以上,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并涌现出了许多企业领导和自主创业成绩斐然的民营企业家。举世瞩目的“神舟”四号、五号飞船的调试、发射工作中都有我校毕业生参加。 贯彻“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办学,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先后同美国、德国、新西兰、新加坡、越南等职业同行进行交流与合作。学校新西兰基督城理工学院合作举办的CPIT职教项目班运转良好,学校是英国C&G职业技能考试和亚洲LINUX协会项目中心校、美国SUN公司SCJP认证项目试点校。学校充分利用优质教育资源,2003年8月,与新加坡特许科技学院联合在新加坡举办了手机维修工程师培训班,开创了中国职业学校在国外开展职业培训的先例。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