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
释义

学校现任校长为李烈,现有(2002年6月)6个年级,45个教学班,2千名学生。有137名正式教职员工,其中特级教师2名,中学高级教师12名,小学高级教师80名,市区学科带头人23名(市学科带头人1名,市骨干教师4名)。大专以上学历占总人数的93%,3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总人数的68%。

学校简介

在首善之都北京的西城区西单地区那寸土寸金的黄金地带,坐落着一所环境优雅、树木繁茂、鸟语花香、融典雅的园林式建筑与现代化的教学大楼为一体的教学园区,这就是位于新文化街111号的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本部。截至2009年,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已经拥有3个校区,分别是本部、王府校区和官园校区。三个校区地点分离但校园风格融为一体,彰显着实验二小“简约、生态、人文、和谐”的充满关爱的建园理念。

学校设备

三个校区里,现共有8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400多人。各教室均备有多媒体教学设施,所有教室、办公室均能直接登陆互联网和校园网,有27个专科教室,图书馆藏书近十万册,设有教师、学生图书阅览室7个。实验二小的建筑和设施具有极强的“连接感”,即:校园环境与传统文化相连接,校园环境与现代信息相连接。因此,校园已经不仅仅是学生受教育的场所,而具备了强烈的教育功能。孩子们在校园中感受着、成长着;教师在校园中体验着教育工作的快乐与幸福。这种成长、幸福必将源远流长。

领导关怀

几十年来,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一直受到党和国家各级领导的关怀和厚爱。60年代,郭沫若先生亲笔为学校题写校名。

历史沿革

观历史沿革 觅传统底蕴

1909-1920

清宣统二年(1909年)9月19日,京师女子师范学堂在北京石驸马大街成立附属小学,定名为京师女子师范学堂附属两等小学堂,招收女生4个班。这就是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前身。1911年,更名为国立北平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实行三学期制。1912年,开始兼收男生,同年夏,迁入手帕胡同34号(今18号)现址。建校以来,学校注重学生知识的增长和品德的发展并重,给学生以科学、民主、自由的启迪,是普及近代科学的先锋。

1921-1935

1921年,学校开始采用分数制教学,次年,改三学期制为两学期制。1926年,添设幼稚园两班,采用半日制,分上下午授课。1931年,国立北平师范大学与国立北平大学第二师范院(即女师大)合并,学校也随之易名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附属第二小学。

1936-1944

1936年,学校采用半日制,分上下午教学。1938年,学校改隶于女师学院。1941年,男女两师范学院合并为师范大学,学校更名为国立北京师范大学附属第二小学校。1942年,添设半日制二部实验班,次年该实验班改为全日制。1944年,学校改制为单式编制,设小学初级一至四年各3班,高级一二年各3班,幼稚园一二年3班,共24个班。此时的学校注重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在日伪残暴、嚣张的统治下,学校师生毅然顶住奴化教育的狂潮,学习中国优秀的语言文化,学校教育学生精诚团结,不做东亚病夫。

1945

1945年,学校改隶于北平临时大学补习班第七分班。次年,临大补习班结束,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复员,改称国立北平师范学院,学校更名为国立北平师范学院附属第二小学。作为当时北平国立小学中教学设备最好的学校,她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学校建有专门的自然、地理、音乐、劳作等专用教室,使学生的发展均衡而且全面。为培养学生爱读书的好习惯,学校还建有一座专门的图书楼,藏书达上万册,当时在北平可谓首屈一指。

1955至今

1955年,在走过近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后,学校终于以"北京第二实验小学"这个使用至今的校名开始了新的创业之路。

教育思想

"双主体育人" 树精品学校

主体教育思想是目前世界上正在普遍探索的先进教育学理论。由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现任校长李烈提出的"双主体育人"的办学思路,则根据我国教育的具体特点,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主体教育思想的内涵。这一理念,不仅强调了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要使全体学生全面、生动、主动、活泼地得到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便提出:学校教育是由教师和学生双方构成的整体的、互动的活动过程,因而教师这一生命体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主体"。在研究素质教育的时候,既要研究学生的主体作用,也要研究教师这个主体的作用。只有调动二者的积极性,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活动收到预想的效果。

教育思路

"双主体育人"思路的基本内涵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体是教师,其功能是积极主导;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其功能是主动建构;只有做到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亲密合作,协调互动,才能产生构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同时使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体现自身生命的价值,使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成为教师生命体和学生生命体交相辉映、融合一体、和谐发展的过程。

教育管理

双主体育人

"双主体育人",就是从管理、教育、教学和家校协同等各个方面,通过"以爱育爱"、"以学论教"全方位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为师生的健康发展营造宽松、和谐、充满爱意的氛围,让师生在教育活动中"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十分注重并积极实践课堂教学改革,真正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为此,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积极开展"主体参与性教学"和"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探讨",引导学生"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经过全体教师的共同探索和不懈努力,学校业已形成了"课前参与-课中讨论-课后延伸"这一极具实效的教学模式。

办学核心思路

德育作为北京第二实验小学落实"双主体育人"办学思路的核心,按照"活动前充分参与-活动中平等表现-活动后恰当评价"的教育模式,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得到了实实在在地落实。

教育理念

首先,学校提出"酷爱读书、勇于探索、崇尚文明、追求健美"的校训,教育学生要"把握今天、创造明天",为成为祖国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打好基础。其次,学校善于利用历次重大事件,将其作为德育教育的良好契机。再次,学校有目的、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另外,学校还提倡同学们"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另外,为了使学生全面发展,学校为每一个孩子提供参与各种教育活动的机会(如:"小主人文明岗"、年级班组展示窗、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劳动日、小干部竞选、八项奖和单项杰出奖的评选等),给学生提供各种形式、不同程度的体验机会,让学生们在参与中创新,在参与中发展。

教育环境

硬件环境

环境是教育的隐性因素,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爱心校园"的建造正是体现环境教育、努力创立校园文化的有益尝试。为了营造爱的氛围,学校自筹资金,将三座教学楼和校园的各个角落整修得和谐而别致。无论是由该校教师自行设计的名为"托起明天"的"彩烛群雕",还是那名为"爱"的雕像--老师和学生额相抵,心相连,恰都是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师生浓浓真情的写照,强烈烘托出"爱心校园"的主题。校园内随处可见的鲜花、绿草,绘就了校园生命的深刻底蕴,特别是校园西侧的欢乐角和"小小动物园",更为校园增添了几多动感与灵性。正是这种温馨愉悦、爱意浓郁的育人环境,实现了教育与环境的完美结合。孩子们在这里学习,体验的不仅是优良的教育,更是一种爱的熏陶,一种灵魂的净化和精神的享受。

健康教育

"双主体育人"思路还体现在对学生的健康教育(不仅包括生理上的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家校协同等方面。为了使学生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管理等工作,深入了解学校"双主体育人"的办学思想,促进学校各项工作更上一层楼,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组建了各年级家长委员会,每学期听取家长意见,并且通过"校报"、"校长信箱"、"家长开放日"、"问卷调查"、"座谈会"、"知心手册"等形式让广大家长了解学校的管理和教育,同时广泛听取意见,接受社会、家长的监督;学校还充分利用"语音信箱"等现代信息手段,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先后组织了"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把握今天,创造未来"和"正确认识自己的孩子"的主题家长会,宣传学校的办学思想、教育改革,使家长进一步了解学校和孩子,以利于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

取得成绩

实践证明,北京第二实验小学近年实施的"双主体育人"的办学思想是成功的。请看以下的数据:全校学生语文科期末合格率为100%,数学科合格率为99.95%,毕业考试双科合格率为100%,音乐科合格率为100%,美术科合格率为100%,体育课合格率为100%,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学生不但参与意识强,而且在各种科学文化活动中都有上佳的表现,体现了学生良好的素质和学校成功的培养。据不完全统计,在近三年中,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学生在各种比赛中共获区、市及全国三等奖以上的高达600多人次。曾获新加坡小学数学奥林匹克中国北京赛区团体第一名,在全国每年一届的小学作文竞赛中,该校学生多次荣获一、二等奖。在国际儿童毛衣设计大赛中,实验二小学生获奖者占全国获奖人数的1/3;在英国华人艺术节中,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66件学生作品获得特别的关注与好评。在2000年"亚太经合组织"召开的教育部长会议中,由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四位同学共同创作的多媒体小故事"TINA的中国之旅"荣获最佳作品奖,成为参赛的二十多个成员国的五十余件作品中最为耀眼的一颗星。

发展前景

时光如白驹过隙,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已经走过了一百载春秋。而今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在挚爱着她的数以万计儿女的美好祝愿和共同建设下,愈显生机和活力,焕发出耀眼的青春光彩。相信她必将从灿烂走向辉煌。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20:5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