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壁上诗
释义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壁上诗

【创作年代】唐朝

【作者姓名】丰干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作品原文

壁上诗

余自来天台,凡经几万回①。

一身如云水,悠悠任去来②。

逍遥绝无闹,忘机隆佛道③。

世途歧路心,众生多烦恼④。

兀兀沉浪海,漂漂轮三界⑤。

可惜一灵物,无始被境埋⑥。

电光瞥然起,生死纷尘埃⑦。

寒山特相访,拾得常往来⑧。

论心话明月,太虚廓无碍⑨。

法界即无边,一法普遍该⑩。

作品注释

①天台:天台山在浙江省东郡,是甬江、曹娥江和灵江的分水岭。隋代敕建的国清寺是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陈隋之际高僧智者大师于此创立天台宗。唐代高僧丰干、寒山、拾得均曾居此。凡:总共。

②云水:自由的行云流水。

③闹:嘈杂、喧扰。隆:崇尊,发扬。佛道:佛家的学说或原理。

④歧路心:心意歧异混乱,无定无向。众生:佛教名词,系梵文意译。指所有有情感、有意识的生物,包括六道即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六种。

⑤兀兀:同咽咽。用心劳苦貌。三界:佛教名词,系梵文意译,指尘俗世界中有情众生存在的三种境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

⑥灵物:有灵性的生物,此处指人。无始:不要。无通毋,始通使。

⑦瞥然:突然地,很快地。纷:多而杂乱。

⑧寒山:唐诗僧。拾得:唐诗僧。

⑨太虚:太上虚空,指天空。廓:广大,空洞。

⑩法界:佛教名词,系梵文之意译,与真如、法性、实相等词大致同义。界是种类,诸法一一差别,名为法界,指现象界的全体或指宇宙万物的本体。该:包括一切,尽备。该通赅。

作品简析

闾丘太守在京城时患急病,曾蒙丰干救治。后来他到浙江任地方官,便往天台山国清寺拜访丰干。打听丰干的住房时,知客僧指着后院,说是其处荒僻,经常有猛虎盘踞,时时听见虎啸,只有丰干敢往。闾丘太守来到后院,推开丰干房门,但见地下尽是老虎的足印,主人丰干却早已避之而去,不肯见客。房中壁上题有这首诗。这首诗通俗明朗,具有明显的散文倾向,一方面阐述了佛学道理,一方面记述了作者的佛隐生活。寒山、拾得的诗风均受丰干的影响。

作者简介

丰干,唐代前期浙江天台国清寺僧。生卒年及姓氏籍贯均不详,大约公元736年前后在世。本为粗役,性却好学,日则春米供厨,夜则闭门吟读。能医,曾在京城为闾丘太守治病。能识人,于山中小道拾一弃儿,取名拾得,后成为著名诗僧。对诗僧寒山亦颇赏识。关于他的神迹颇为流传。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7:0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