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比较政治:理性、文化和结构 |
释义 | 图书信息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12月1日) 丛书名: 当代西方政治学前沿译丛 平装: 441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7300087507, 9787300087504 条形码: 9787300087504 尺寸: 22.6 x 15.2 x 2.4 cm 重量: 522 g 作者简介马克·I·利希巴赫,科罗拉多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和系主任,主要研究集体选择理论与民主制度之间的关系,主要著作《造反者的困境》、《欧洲政府的体制变迁和内聚力》等。 阿兰·S·朱克曼,布朗大学政治学教授,主要研究社会和政治结构之间的关系.主要著作《犹太人的转型》、《做政治科学:政治分析导论》等。 内容简介《比较政治:理性、文化和结构》共分四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为《比较政治:理性、文化和结构》的核心内容。第二部分考察了指导比较政治研究的三个主要流派,理性选择理论、文化主义分析和结构主义方法,对每个流派进行了简明的介绍,说明了每个流派的核心原则、流派之间的差异,以及各流派的新的贡献。第三部分将各流派的方法运用于比较政治学科的传统领域,选举、社会运动与革命、国家等。《比较政治:理性、文化和结构》主编在第一、第四部分中分别对《比较政治:理性、文化和结构》的核心思想进行了阐述和对比较政治学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目录前言和致谢 撰稿人 第一部分 介绍 第一章 比较政治的研究传统和理论介绍 (马克·I·利希巴赫.阿兰·s·朱克曼) 比较政治的共同遗产 比较政治中的竞争性传统 促进比较政治的理论发展:本书的文章综述 文章 前面的路 第二部分 比较政治中的研究传统 第二章 一个模型、一种方法和一幅图画:比较和历史分析中的理性选择 (马格丽特·利瓦伊) 理f生选择模型:既非新古典经济学,亦非公共选择 理性选择的传统方法 分析性叙事 一幅关于经验理性选择未来的图画:未充分探索的领域 结论 第三章 比较政治分析中的文化和身份 (马克·霍华德·罗斯) 介绍 文化和政治的文化分析 对政治的文化分析的批评 诠释在政治的文化分析中的核心作用 结论 第四章 比较政治中的结构与格局 (艾拉·卡兹内尔松) 宏观研究的全盛期及其余波:对摩尔和 斯考克波尔的评论 复兴宏观分析:历史和理论,结构和格局 作为联结点的制度 第三部分 比较政治中的理论发展 第五章 选举行为与比较政治 (塞缪尔·H·巴恩斯) 导言 研究选举行为的方法 投票率 观念和文化的影响 大众理论和研究 第六章 社会运动和革命:走向一个整合的视角 (道格·麦克亚当,西德尼·塔罗,查尔斯·蒂利) 问题和机会 从60年代到90年代 政治机会 动员结构 形构过程 整合结构、动员和文化:定义过程方法 运动、周期和革命 结论 第七章 利益、制度和观念在工业化国家比较政治经济学中的作用 (彼得·A·霍尔) 以利益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学方法 制度导向的政治经济学方法 观念导向的政治经济学方法 三种方法的比较 这个领域整合的潜力与限制 当代的挑战 第八章 国家研究 (乔尔·S·米格代尔) 现代国家的修辞与现实 国家是怎样建构的 有限的国家:国家与社会的互动 结论 第四部分 社会理论与比较政治中的解释:结论 第九章 社会理论与比较政治学 (马克·I·利希巴赫) 前言 三个代表人物 三个研究流派 社会嵌入的单位行动 马克斯·韦伯、现代性与今天的比较 政治学 结论 第十章 重定解释标准,促进比较政治的理论发展 (阿兰·S·朱克曼) 比较政治中解释的标准形式:涵盖性法则 和因果性解释 扩充比较政治中科学理解的性质 扩展关于现实性质的假定 比较政治中的复杂模式和研究流派 比较政治中的解释和理论 比较政治中的解释和流派 术语译名对照 作者译名索引 译后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