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北汶战氏 |
释义 | 明、清时期,莒州境内有几个名声显赫的家族,北汶战氏即为其中之一。 北汶村为明、清时期的莒北商业重地,今以战姓最多。据雍正《莒州志》和《战氏族谱》记载:北汶战氏,原籍登州府莱阳县望世乡寨头社,明嘉靖、隆庆间,战氏一世祖母姜氏携五子迁至莒州双庙庄(今属莒县招贤镇),明崇祯年间,四世战维宁移居北汶村(时名“北文”)。 一、北汶战氏家族世系表 据《战氏族谱》记载,战氏一世祖战完,故后葬于莱阳县房野村,因战完之妻姜氏携五子迁莒,故清乾隆间修《战氏族谱》时,即以战完为一世祖。至三世战国儒考中功名,外出做官,于是战氏家族开始兴起,其后,四、五、六、七、八世不断有考中功名或外出做官者,八世之后,北汶战氏便不再出现较有影响的人物,战氏家族在莒州境内的名声逐渐淡出。 今据《战氏族谱》制出战氏家族中较有影响的人物的《世系表》,没有影响的支族和人物从略。 一世完,生五子:长子懋易,次子懋书,三子懋诗,四子懋麟,五子懋孔。 二世懋书,生四子:长子国儒,次子国士,三子国彦,四子国策。 三世国儒,生三子:长子维藩,次子维宁,三子维杨。 四世维宁,生三子:长子和中,次子启中,三子钦中。 五世和中,生一子凯。 五世钦中,生五子:长子捷,次子奏,三子靖,四子烈,五子略。 六世凯,升一子锡侯。 六世捷,生五子:长子锡卿,次子锡伯,三子锡珽,四子锡鼥,五子锡缨。 六世烈,生一子锡九。 七世锡侯,生四子:长子旭,次子晟,三子普,四子旸。 七世锡伯,生二子:长子睿,次子智。 七世锡珽,生五子:长子霈,次子云,三子霯、四子雷、五子(上雨下淮,合为一字)。 七世锡九,生五子:长子龙韬,次子龙池,三子龙标,四子龙章,五子龙光。 八世云,生二子:长子岱森,次子嵩森。 二、战氏家族的兴起 战氏家族,自明代迁莒,历三世至战国儒,于天启五年(1625)考中岁贡,授郓城县训导;四世战维宁,崇祯十五年(1642)岁贡。进入清代后,五世战钦中,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考中岁贡,授冠县训导;六世战捷,康熙二十五年(1686)拔贡,授钜野县教谕;七世战锡伯,清乾隆元年(1736)岁贡;七世战锡九,乾隆七年(1742)岁贡,授临朐县训导;八世战云,乾隆三十七年(1772)恩贡;九世之后,战氏渐衰,直至清末,从史籍和族谱中没有发现考中功名和外出做官的人。 为什么战氏家族迁莒至三世仅几十年的时间即能兴起?据雍正《莒州志》和《战氏族谱》的记载,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战氏迁莒之前即是一个富绅之家。《战氏族谱》记载:战氏一世祖战完为莱阳县庠生,没有做官,战完之父战文魁,曾“授涿州儒学正堂”,“学正”这个官职虽不是什么“肥缺”,但家境应该还是比较富裕的。谱序记载了战氏迁莒的原因:“懋易祖以布衣而病于催科,势不能支,合图全逃。”也就是说,战氏兄弟五人迁莒的原因主要是科税所逼,当然,战氏并不是穷困潦倒的家族,迁莒后应该还是较宽余的,只有这样,才能有钱请塾师,三世战国儒才能考中岁贡。同时,并不是这一时期所有的岁贡都能外出做官,这就需要一定的钱财找路子。因此,可以肯定地说,战氏迁莒初期,即是一个较富裕的家族。 其二,有一定的家学渊源。上文中已经谈到,战国儒之祖战完为莱阳县庠生,曾祖战文魁曾任涿州学正,学正是明、清时期一州之学官,主掌文庙祭祀,教育和官束所属生员。战氏迁莒后,仍有一定的家学渊源,重视科举,学习文化,追求功名。这也是战氏兴起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战氏家族对地方教育和文化的影响 上文中已经叙述了战氏迁莒后从三世至八世的科考情况。科举考试是封建教育的一部分,在封建社会,平民百姓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取得进入上层社会的机会,而战氏家族也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并且重视科举考试。不仅如此,战氏对莒地教育和文化事业还有一定贡献。 据清雍正《莒州志·艺文·序传》“复大学文”记载,明代莒州儒学称“大学”,“入学十五名,廪缺三十”,清初,由于战乱和地震造成莒州“邑里萧条,人才寥落,入学数减至十二名,廪缺仍旧,大学降为中学”。为了恢复莒州入学名额,雍正初,北汶战锡侯联合莒州境内的许多生员,协助莒州学正刘隆锡、知州陈永年,写出书面申请,努力争取,终于在雍正三年(1725)六月“诏旨颂到,准复莒州大学”,时人都说:“二、三人之力也。”战锡侯虽然只是庠生身份,一生从未做官,但对于莒地的教育和文化事业曾做出过突出贡献。雍正十年(1732),李方膺任莒州知州,第一件事就是捐俸倡修学宫,战锡侯积极响应,学宫修成,与李方膺和诗纪念。雍正十一年(1733),李方膺重修《莒州志》,以战锡侯为主要分纂者,锡侯不负重任,广览博采,收集了大量的资料,终于使一部地方文献流传于后世,这就是著名的雍正《莒州志》。 战锡侯之子战旭,“英年树帜‘文坛童子’,问业者多所成就,不受馆金。远近闻之,以课文呈正,几盈案,皆殚心批评。”(雍正《莒州志》卷九) 四世战维宁,明末岁贡,战乱末仕,隐居北汶,闭门著述,“初,文稿甚富,遭地震,水涌,埋没遗失。”(雍正《莒州志》艺文) 战氏家族对莒地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由于时代造成的原因,战氏家族又是封建礼教的倡导者和维护者,今摘录以下几段文字,窥知一二。 战维宁,字泰明,北文村人。清初定鼎,大行人以经明行修列状上荐,维宁闭户著述,累征不就,居家养祭,一遵古礼。 (《重修莒志》卷六十五) 牛氏,战和中妻,沂水牛瑞玉女。年十九而夫亡,生遗腹子凯。翁年八十余,嫡姑姜氏,继伦氏、慕氏,氏皆得其欢心。子稍长,督课甚严,为名诸生。孙锡侯,曾孙旭、晟、普、旸,玄孙景洙,俱以文学世其家,抚前室于氏女如己出,守节四十余年,以寿终。 (《重修莒志》卷七十一) 上面第一段文字中的战维宁,是明末岁贡,明朝灭亡后,有许多汉族文人,为表示对明王朝的“忠”,决然不做清朝的官,正是由于封建统治阶级所灌输的这种“忠君”思想,使战维宁于清初用人之时“闭户著述,累迁不就”。 第二段文字主要体现了牛氏的“节”和“孝”。 总上所述,明末至清中期以前的北汶战氏家族,虽然在政界没有出现高层人物,但对莒地的教育和文化所做的贡献是很大的,战氏家族不愧为享誉莒州的名门望族。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