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北马驹村 |
释义 | 乡村概况北马驹村位于龙马乡南部,是山西省洪洞县龙马乡的一个行政村地处丘陵,到乡镇道路为硬化水泥路,交通方便。洪洞县城西南10余公里位,东与白石村、杜戍村毗连,西与东崔堡村、南台村相连,南接南马驹,北与南龙马村接壤,现350户,1300余口人,耕地3000余亩。 村名来历传说古帝尧王是一位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尧到晚年,想找一个贤德的人继承他的职位。当时舜耕历山,贤名远扬。尧经多方考查,决定让贤,将自己的职位传于舜,并将自己的两个女儿---长女娥皇、次女女英,嫁于舜为妻。不料引出了姐妹争当大娘娘的麻烦。虽经多方比试,但结果委实难决,最后决定,结婚之日,先到历山者为在娘娘。结婚当日,娥皇乘车,女英骑马,按自己选择的路线,向历山而去,女英骑马,带着自己的一班人等,出故里羊獬,跨滔滔汾河,穿村越野,直奔历山,真是马不停蹄,人不歇脚。走了三、五个村庄,大约20里路程,前面出现了一条小河,小河紧依北边的一个村庄。女英所骑之马原是一匹临产之马,淌水过河之后,先是站立不前,继而起卧不宁,当即产下一匹马驹。从此,小河所属的北边这个村庄就叫北马驹。 北马驹先民在传说中娘娘坐骑淌水生驹的地方,建造了石拱桥洞,并以此为基础建起了一座四角凉亭,取名桥楼,以示纪念。因此,桥楼所在的位置,是自古以来南北交通的必经之地,咽喉通道。因此桥楼的修建,即方便了交通运输,又可供行者驻马歇足,还可供闲者休歇乘凉。 北马驹村自古以来是洪洞县河西地区南北交通的必经之地。由于这特殊的地理,在历史上,北马驹村曾名为北马镇,并作为洪洞县的西南重镇而闻名当时。 北马驹村的"三义庙”内,现存有明朝天启元年所立石碑1块。这是一块史碑,是北马驹曾名北马镇的历史见证。此碑背面的碑额为“北马古镇”四字,正面“碑记”云:“晋平阳郡洪洞邑有镇名北马,东临河,西望天寿山,南北通衢,人烟辐集,一方之巨镇也。......古设集场,所以通商贾,济有无,从耒久矣......”明朝天启元年(1621)距今375年。这就是说,现在的北马驹村,在375年前曾叫北马镇,而且在当时的洪洞属“一方巨镇”。 北马镇时期人,应该是北马驹村历史上和一个经济文化比较繁荣的时期,这从北马驹村的古建筑情况可见一斑。北马驹是一个规模不大的村子。就是这样一个小村,到解放时,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多达25处,其中仅戏台就有3个。古建筑之多,戏台之多,同周围名大小村庄相比,确实罕见。据老人们说,这些建筑大部分建于明朝,有些建筑,比如现在的三义庙,还有在明朝天启年间修复的记载。 北马驹村的古建筑,大多是庙宇,以供人们敬神拜佛,祈福求安,争取好运;少数则是塔、楼、亭、阁,以补风水。这些建筑,皆属公益产业、建筑所需资金,不论是来自于村,取之于民,都是当是经济繁荣。民殷村富的反映。该村的三座戏台,是三座庙宇的附属建筑。由此可以想见,北马驹村在作为镇的一外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不但有定时的集日,还有每年定期的庙会。每逢集会,远近商贾,四方百姓,络绎不绝,云集古镇,进行商业贸易,物资交流,看戏逛会,集市上热闹非常,一派繁忙活跃的气氛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