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北京理工大学MBA教育中心
释义

MBA教育中心介绍

北京理工大学MBA教育中心成立于1994年。北京理工大学MBA教育中心是专门的MBA培养管理机构,隶属北京理工大学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在研究生院的指导下具体从事北京理工大学MBA专业学位教育的管理工作。现任MBA 中心主任董沛武教授。

北京理工大学MBA教育中心下设招生推广部、教学管理部、学生工作部、就业指导与事业发展中心、校友联络部等部门。

北京理工大学MBA教育中心是一个将教育与商业相结合的高效、敬业、创新的工作团队,多年来坚持探索和不断完善符合具有北京理工特色的MBA培养模式、汲取世界先进管理理念和实践经验,全方位地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提升MBA品牌价值、不断创新、改善MBA教育环境,为MBA学生、企业等提供优质的服务,为北京理工大学MBA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做出了贡献。

北京理工大学MBA教育中心与国内外多所高校建立了交流和合作关系。已同德国柏林工业大学、英国伦敦商学院、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日本名古屋大学、台北大学等高校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并且与亚洲理工学院、德国雷根斯堡大学、巴伐利亚州立大学等国外高校建立了MBA学生的国际交换项目。

项目历史

1993 年 经教育部批准成为具有 MBA 学位授予权的前两批 26 所院校之一

1994 年 开始招收第一届工商管理硕士( MBA )研究生

2000 年 顺利通过 国务院学位办委托 全国 MBA 教育指导委员会专家组开展的合格 评估

2002 年 经教育部批准成为首批具有 EMBA 学位授予权的 30 所院校之一

在北京地区 MBA 培养院校中,是具有自主划线权的 7 所院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之一。

目前我校MBA已经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取得了以下成绩:

中国最具影响力 MBA 排行榜

2005 年、 2006 年、 2007 年、 2008 年,连续四届荣登由《世界经理人周刊》和华尔街电讯网站联合举办的 “中国最具影响力 MBA ”排行榜,并于 2007 年跻身全国 10 强,于 2008 年位列全国第 9 名。

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 GMC )

2001 年、 2004 年、 2005 年,三次获得“全国 MBA 培养院校企业竞争模拟比赛”冠军

2005 年,获得第 25 届“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 GMC )”中国赛区季军

2006 年,获得第 26 届“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 GMC )”全球总冠军

2007 年,获得第 27 届“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 GMC )”中国赛区冠军,并获全球季军

创建了 MBA 企业决策模拟教学课程体系

我院韩伯棠教授带领他的团队构建了以管理运筹学课程和企业经营决策模拟教学课程为核心的 MBA 企业决策模拟教学课程体系。其中《管理运筹学》(第二版)被教育部评为研究生指定教材,其自主开发并公开出版的运筹学软件也被冠名广泛使用。

MBA 新锐 100

北京理工大学在中国 MBAhome 网主办的历年 MBA 新锐 100 评选中脱颖而出,其中 2006 级有侯宪虎、白海燕、夏玮 3 名学生, 2007级有裴少英、张旭东、张学礼、李真 4 名学生,其中李真同学评选为杰出女性新锐, 2008 级有张洁、陈魏龙、刘金泉、耿子恒 4 名学生,其中耿子恒同学评选为杰出 HR 新锐。

项目分类

特设MBA(SMBA)

目标人群是希望提前进入MBA行列,拓展人脉关系,通过MBA学习全面提升自己的准MBA群体。申请者免试入学,利用业余时间在职学习1-2年,并在自入学之日起三年内参加MBA联考,如被录取为全日制MBA或在职MBA学员,完成MBA各项培养任务修满学分并通过毕业论文答辩者,可获得北京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北京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证书。

在职MBA(Part-time MBA)

目标人群是希望在原有职位上进一步提升或希望转行做管理的报考人员,学习目的是全面提升个人综合实力,事业和学习全面发展。报考者参加每年1月全国MBA联考,被录取后,利用业余时间在职学习,学制三年,完成MBA各项培养任务修满学分并通过毕业论文答辩者,获得北京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北京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证书。

全日制MBA(Full-time MBA)

目标人群是希望转变职业状态,通过MBA教育可以获得提升的人员。另外,还包括一部分希望创业的考生以及希望重温校园生活的部分考生。培养目标是成为中国本土企业的合格职业经理人。报考者参加每年1月份的全国MBA联考,被录取后,全日制脱产学习,学制两年,完成MBA各项培养任务修满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可获得北京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北京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证书。

项目特色

1、培养科学规范 教学严谨务实

①学科点齐全

北京理工大学理、工、管、文学科兼备,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具有管理学全部学科门类的学院之一。具有3个博士点,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硕士点,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和应用经济为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学科综合优势突出。

②MBA培养方案深度调整

为了使MBA培养环节更加规范、科学,北京理工大学还对MBA培养方案进行了深度改革,由原来的课程学习3个学期调整为2个学期,在论文答辩和毕业时间安排上,由原来的10月调整到7月,即和普通研究生一起享受就业派遣和离校调档工作,所有MBA毕业生均能够在这个时间节点领到自己梦寐以求、盼望已久的研究生毕业证和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证,在培养环节科学规范方面处于众多商学院的领先地位。

③特色课程

管理统计学:北京理工大学在教学授课方面,强调学员数据统计工具和定量分析方法的掌握,特别开设了管理统计学课程,为学员将来能够胜任管理工作提供深厚的技能基础功底,着力培养实用型的现代管理人才。该门课程理论联系实际,如联合新浪和MBA学生共同开展足球队北理工品牌的影响的调查分析,很好的讲理论和实际案例向结合,加深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巩固了课堂所学知识。

战略管理:韩伯棠教授是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教授神采飞扬的课堂,会让你的思维方式发生彻底改变。

市场营销管理:由美国知名大学普度大学的访问学者王秀村教授主讲,采用英文案例授课,所讲课程中西合璧,让同学们赞叹不已。

④企业高管引入MBA课堂

为了体现MBA教育的特殊性,即是一种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为做商界精英,北京理工大学还特别将企业高层管理者引入MBA讲堂,将企业中所得到的经验和收获为MBA学员进行分享,为MBA学员传道、授业、解惑。如领导决策艺术这门选修课程即由在制药行业有着17年的市场销售经验和14年的高层管理经验的全球500强企业北京诺华制药集团前董事长刘贞贤教授为MBA学员讲授。

⑤兼职教授

北京理工大学还聘请了众多企业老总、精英、政界领导、一流商学院教授作为我校兼职教授,加盟到北京理工大学MBA项目,为MBA学员进行学习和职业指导。如商务部条约法律司司长、香港百仕达集团董事局主席欧亚平、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郭位等。

2、第二课堂丰富多彩 成为学习重要组成部分

①素质拓展训练

源于西方的ORIENTATION,被视为所有学习MBA的入学导向课程,所有MBA学生回忆,在MBA学习期间,这个入学导向课程是给同学们印象最深刻,影响也最深远。

②各种文体活动

在课堂之外,MBA学生在班集体和MBA联合会的带领下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如拓新年联谊、毕业酒会、篝火晚会、足球联谊赛、保龄球比赛、羽毛球比赛、各种俱乐部活动、各种行业论坛、参与中央电视台节目录制等等。

一项不完全统计,仅2008年3月到12月之间,官方统计的学生课余活动高达20多场,平均一个月2场。

通过这些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同学们彼此增进了友谊,不同职业背景学生之间经验分享,拓展了人脉关系。

③历年大型论坛活动

借助我校知名而广阔的平台以及丰富的校友资源,我校每年定期举办大型论坛或活动,在我校的大力支持下,邀请大型企业的高层领导或相关管理人员与我校MBA学员进行交流和沟通,为我校MBA学生在未来职业上进行传道授业解惑。如:

2001年,“创理工品牌,塑商界精英”

2002年,“我们同企业共同成长”

2003年,“儒家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

2004年,“北理工MBA教育10周年庆典”

2005年,“民营企业发展论坛”

2006年,“MBA创业论坛”

2007年,“北理工首届MBA毕业10周年庆典”

2008年,“企业伦理与基业长青论坛暨暨第三届中国MBA北京联盟主席峰会”

2008年秋季,北京理工大学还即将举办返校日活动,众多MBA精英校友回到母校,齐聚一堂,共话美好未来。

大型论坛或活动的组织参与,全方位的锻炼了MBA学员的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全局控制能力和领导能力。这种高规格、高标准的大型活动的开展全面提升了MBA学员的各方面能力,凸显了北理工MBA学员的实力,获得企业的高度认可和欢迎。

3、国际化程度显著提高

在培养MBA人才的国际化方面,我校普遍引入了一些国际化的教育模式,体现在:

①授课语言

MBA授课均采用双语教学,部分课程如领导决策艺术、管理沟通等采用纯英文授课

②国际交换项目

到跨国公司去考察和实习,开展融洽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十多年来,我校先后同美国哈佛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佛吉尼亚大学、英国伦敦商学院、雷丁大学、德国柏林工业大学、雷根斯堡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日本京都大学、亚洲理工大学等多所著名大学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每年选派交换生和教师赴境外访问交流,形成了国际化的育人环境,了解和学习不同国家的社会文化和商业文明;

③跨文化管理选修课程

MBA课程设置中,专门开设了跨文化管理的课程,对MBA进行跨文化管理和跨文化沟通等层面的培养,通过参观一些跨国企业,对企业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还对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及问题进行专门研究。

培养目标

《管子?权修》曰:“一年之计,莫如树榖(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生之计,莫如树人”。北京理工大学MBA项目秉承“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理念,精心打造MBA教育品牌,培养具有先进管理理念、优秀人格品质、锐意进取的业界精英。 北京理工大学MBA项目开始于1994年,是经教育部批准的具有MBA学位授予权的前两批26所院校之一,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我校MBA项目已经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和品牌效应的MBA项目之一。在《世界经理人》周刊主办的MBA项目评比中,我院MBA获2008年中国最具影响力MBA第九名。

我校MBA项目的办学方向是发挥我校理、工、管、文兼备,办学基础雄厚的优势,通过提供精品课程体系和系统的专业训练,为中国企事业培养掌握市场经济一般运行规律,了解国情,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领导能力以及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职业经理人和适应社会需要的经济管理人才。

北京理工大学MBA项目秉承北京理工大学严谨的办学理念,依托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一流的教学设施、科学的教学管理、强大的师资队伍,致力于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拥有丰富的MBA教学经验和杰出的校友网络。

自1997年首届MBA学员毕业至今,北京理工大学先后为社会输送了2000余名MBA毕业生。他们活跃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各个领域中,担任着中央机关、政府部门或大型企业的重要领导职务。

北京理工大学MBA项目自创办以来,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战场服务、为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人才队伍建设服务的宗旨,先后与兵器工业集团、兵器装备集团、济宁市委组织部、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中国福利彩票发行管理中心、胜利油田、百江投资(香港)、东营市委组织部、郑州日产等开展了高水平的密切合作。如与济宁市委、市政府合作实施“济宁市百名MBA人才工程”的培养项目,已经培养出177名MBA学员,在济宁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各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机械进出口公司、诺华制药公司、汉莎航空技术公司、百江燃气公司等数十家国际知名企业纷纷与管理与经济学院签署协议,为MBA学员提供校外实习基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4:5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