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碑坪子村 |
释义 | 村情概况碑坪子村隶属于药山镇发泥行政村,属于山区。位于药山镇南面,距离药山镇发泥村委会5公里,距离药山镇18公里。国土面积有2.87平方公里,海拔2240米,年平均气温12℃,年降水量1200毫米,适宜种植洋芋、荞子、燕麦等农作物。有耕地395.2亩,其中人均耕地0.82亩;有林地1970.9亩。全村辖3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35户,有乡村人口516人,其中农业人口481人,劳动力287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63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3.8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16元。给村属于其他类型,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395.2亩,人均耕地0.82亩,主要种植洋芋、荞子、燕麦等作物;拥有林地1970.9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3.9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03亩,主要种植核桃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16.1亩,其中草地208.7亩;荒山荒地1669.6亩,其他面积37.2亩。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10年底,已实现通电、通电视、通电话,无路灯。全村有0户通自来水,有135户饮用井水,有135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有135户通电,有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33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 0%和34.4%);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户(分别站总数的24.7%和24.7%)。 该村到药山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16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8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0辆,拖拉机3辆,摩托车1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的农户0户;装有太阳能的农户0户;建有小水窖33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0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0亩,有效灌溉率为0%,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亩。 该村到2010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3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1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85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36户居住于其他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3.88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6.66万元,占总收入的37%;畜牧业收入18.8万元,占总收入的43%(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73头,肉牛4头,肉羊52头);渔业收入0万元,占总收入的0%;林业收入1.72万元,占总收入的4%;第二、三产业收入2.5万元,占总收入的6%;工资性收入4.2万元,占总收入的9%。农民人均纯收入1116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为主。全村外务工收入2.76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55人(占劳动力的19%),在省内务工37人,到省外务工18人。 特色产业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主要销售往县内。2010年 主要畜牧产业主产全村销售总收入17.8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41%。该村目前正在发展畜牧产业,计划加大发展畜牧业力度。拥有企业 0个,其中县级龙头企业 0个;专业合作组织 0个,其中,已登记注册0个;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农户数0户。 人口卫生该村现有农户135户,共有乡村人口516人,其中男性275人,女性241人。其中农业人口481人,劳动力287人。该村以汉族为主,其中汉族516人,其他民族0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人,占人口总数的1%(人员名单附后);参加农村合作医疗354人(人员名单附后),参合率75%;享受低保30人(人员名单附后)。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药山镇卫生院,距离村卫生所0公里,距离镇卫生院0公里。该村建有公厕0个,无垃圾集中堆放场地,无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人畜混居的农户36户,占农户总数的27%。 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就读发泥小学,中学生就读到药山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0.5公里,距离中学15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64人,其中小学生42人,中学生22人。 村务公开全村村务公开项目主要种粮直补、民政。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等方式公开。 到2010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49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302.4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0亩。未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资额0元(人均0元),一事一议筹劳0个(劳均0个)。年末集体总收入0万元,有固定资产0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0万元,农村无(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未成立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会议等方式公开。 发展重点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基础设施薄弱;文教、卫生,基层组织建设和社会保障机制极为落后。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坚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科技兴村战略,以科技含量高,示范带动强,容易推广,讲求实效的原则;并以市场为导向,资源为依托,科技为动力,建立一支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的管理队伍,做到下接科技单位、上连营销市场;以科技示范样板为切入点,在各级政府的指导下,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申报力度,全面推进我村第三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以发展第三产业为主,重点发展畜牧等特色产业;积极发展劳务经济,每年转移劳动力30人。到“十一五”期末,力争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的913元增加到1498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