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爆炸犯罪的控制与预防 |
释义 | 图书信息出版社: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05年1月1日) 丛书名: 警察法学文库 平装: 424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ISBN: 9787810879286 条形码: 9787810879286 尺寸: 20 x 13.8 x 1.8 cm 重量: 358 g 作者简介邓国良,1953年生于江西南昌,毕业于吉林大学法律系,现为江西公安专科学校法律系主任、警察法研究所所长、教授,全国公安系统模范教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江西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南昌大学法学院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西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立法顾问、江西省人民政府立法论证专家等。 主要科研成果:先后主编《刑事诉讼法与行政诉讼法》、《公安行政执法的理论与实践》、 《毒品犯罪的控制与预防》、《警察职务犯罪研究》、《涉枪犯罪的控制与预防》、《绑架犯罪及防治对策》等论著10部,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并完成省部级教研、科研课题9项,获得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一、二、三等奖9项等。 内容简介《爆炸犯罪的控制与预防》是我主持的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立项课题的最终成果形式,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历经三年的时间,在广泛调查、收集爆炸犯罪案例及查询国内外有关资料并对其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完成了这部专门研究和探讨“爆炸犯罪”问题的论著,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爆炸犯罪是危害公共安全的最为严重的暴力犯罪,它给社会带来的破坏性和杀伤力以及恶劣的政治影响是无法预料、无法控制的,其危害后果也是其他犯罪无法比拟的。由于爆炸犯罪具有轰动效应,它给社会和民众带来的震撼和恐慌是前所未有的。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对爆炸物品的管理,对爆炸犯罪严惩重罚,历次“严打”斗争,都将爆炸犯罪列入打击的重中之重,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爆炸犯罪上升蔓延的势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爆炸犯罪尽管时升时降,但总的趋势仍然是持续上升的态势。同时,由于国际恐怖组织的肆虐,世界各地恐怖爆炸袭击事件连绵不断,给当地政府和民众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因此,加强对爆炸犯罪的研究,探讨滋生爆炸犯罪生成的环境和条件,分析爆炸犯罪的危害与原因,进而提出打击、防范爆炸犯罪的防治对策,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录前言 导论 一、国外爆炸犯罪的现状及其评析 二、国外和我国港、澳、台地区刑法对爆炸犯罪的规制 三、恐怖主义活动中的爆炸犯罪 四、研究爆炸犯罪的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 第一章 爆炸犯罪的现状、类型及发展趋势 一、我国爆炸犯罪的现状与特点 二、我国爆炸犯罪的类型 三、我国爆炸犯罪的发展趋势 四、对我国爆炸犯罪的理性思考 第二章 爆炸犯罪的危害 一、研究爆炸犯罪危害的理论基础 二、爆炸犯罪危害的实证分析 三、爆炸犯罪危害的分类 四、爆炸犯罪危害的预防 第三章 爆炸犯罪的原因 一、研究爆炸犯罪原因的认识前提 二、爆炸犯罪原因的定义分析 三、爆炸犯罪原因的分类 四、爆炸犯罪生成的原因 第四章 我国刑法对爆炸犯罪的规制 一、概述 二、爆炸罪的概念 三、爆炸罪的构成要件 四、爆炸罪的认定 五、爆炸罪的刑事责任 六、过失爆炸罪 七、爆炸犯罪的立法完善 第五章 爆炸犯罪的一般侦查与预防 一、爆炸犯罪的一般特点 二、爆炸犯罪的一般侦查方法 三、爆炸犯罪的一般预防对策 第六章 恐怖性爆炸犯罪侦查与预防 一、恐怖性爆炸犯罪的一般特点 二、常见的几类国际恐怖性爆炸犯罪特点分析 三、恐怖性爆炸犯罪的侦查 四、恐怖性爆炸犯罪的预防 第七章 自杀性爆炸犯罪侦查与预防 一、自杀性爆炸犯罪的特点 二、自杀性爆炸犯罪的侦查 三、自杀性爆炸犯罪的预防 第八章 报复性爆炸犯罪侦查与预防 一、报复性爆炸犯罪的特点 二、报复性爆炸犯罪的侦查 三、报复性爆炸犯罪的预防 第九章 利欲性爆炸犯罪侦查与预防 一、利欲性爆炸犯罪的特点 二、利欲性爆炸犯罪的侦查 三、利欲性爆炸犯罪的预防 第十章 持爆对抗性犯罪侦查与预防 一、持爆对抗性犯罪的特点 二、持爆对抗性犯罪的处置 三、持爆对抗性犯罪的预防 主要参考书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