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爆轰试验场
释义

地理简介

爆轰试验场,是指中国原子城爆轰试验场,位于青海省海晏县西海镇,是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回顾

西海镇又名原子城,因为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就在西海镇的金银滩草原上。60年代,一批科技人员隐姓埋名来到在这里,当时对外称国营221厂、青海矿区等。经过艰苦努力先后研制成功了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并生产出多种型号的战略核武器。1987年,这座封闭了三十多年的军事禁区完成了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中央作出了撤消基地的决定。1993年基地退役后移交地方政府,青海省将这里命名为西海镇,并确定为海北藏族自治州首府。

2001年,青海原子城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11月,原子城被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6年,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了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项目建设,总投资8200多万元,由纪念馆、纪念园、爆轰实验场、地下指挥中心、纪念碑等组成,占地12.1公顷。现在,彰显不畏强暴、艰苦创业、勇攀登高峰的“两弹精神”和“基地精神”的示范基地已建成开放。

据介绍,当时的221基地总共有7个分厂,一分厂负责弹头体加工、铀部件生产、精密加工以及无线电系统的控制等;二分厂主要负责炸药的加工、同步聚焦实验及火工部件的加工和核武器的组装工作;三分厂为机械加工厂,负责翻砂、锻造、热处理以及制氧等;四分厂为火力发电厂,负责给基地供热水、供暖、供电,现在仍在利用;五分厂是水厂;六分厂是爆轰试验场;七分厂是放射化学和中子物理实验场所。其中,现在位于臧家风情苑西北方的第六分厂,就是爆轰试验场。

旅游看点

1995年5月11日对外开放的爆轰试验场又称“靶场”,位于221厂甲区西北部东西宽约10公里、南北长约3.4公里的坡地草原上。占地面积34平方公里,建筑面积3270平方米。

爆轰试验场是专门用于爆轰试验的场所,由于试验的目的和规模不同,试验场由6个整体浇筑的钢筋混泥土机械室、炸药或武器存放室、观测室、钢板试验墙、土质防护坡、砂坑等构筑物组成的试验工号以及1个天然临时试验靶场、2个试验废物掩埋坑等三部分构成。分别进行爆轰冲击波试验、核武器试验、常规武器试验。1964年6月20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1:1冷爆试验就在这里的656工号成功进行;当年10月16日下午3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上空爆炸成功,中国第一次将原子核裂变的巨大火球和蘑菇云升上了戈壁荒漠。

在辽阔的金银滩草原上,爆轰试验场只是小小的几座堡垒形半掩埋式平房。上面甚至还覆盖着着泥土生长着青草,据说,当年美国得知中国在这里进行核爆炸试验时,曾打算通过空袭破坏中国的核武器试验,所以实验场的建筑非常隐蔽。

爆轰试验场的三个展厅,通过实物、蜡像、模型、图片、影像等,生动展现了当时进行各项爆轰试验的工作场景。别看这只是一座低矮的混泥土建筑,它可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爆轰试验场有一堵面对爆轰方向的钢板试验墙,有2厘米厚,用来抵挡原子弹试爆辐射,钢板上留有多个观测孔。如今,钢板已锈迹斑斑,但密密麻麻的弹痕仍让人能体会到当年试验的惊险与震撼。

试验场附近,海北藏族自治州于2008年10月新建了一堵浮雕墙——《民族的脊梁,国家的骄傲》,正中是原子弹爆炸时升腾起的蘑菇云,两边镌刻着为中国核武器事业立下赫赫功勋的10位人物:钱三强、王淦昌、邓稼先、陈能宽、彭桓武、周光召、朱光亚、郭永怀、程开甲、于敏。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0:5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