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宝寿寺 |
释义 | 简介宝寿寺位于南充嘉陵江大桥东岸的大云山巅,与鹤鸣山白塔公园相连,山坳处建有白塔,为南充“白塔晨钟”胜景。白塔始建于北宋建隆年间(约960年),旋又在鹤鸣山修建了白塔寺;在大云山修建了东岳庙。东岳庙内塑供东岳大帝,大帝是道教所奉的泰山神,传云此神掌管人间生死,为百鬼之主帅。故历代帝王与士庶之人,最是崇祀东岳大帝,凡州府之地,多建有东岳庙。 历史据明清《南充县志》记载:“东岳庙后建有藏经阁,阁中有铜玉皇一尊,高四尺,最为珍奇。”当时,阁上悬挂铜钟一口,晨早敲响,声传数里,誉为“白塔晨钟”,历代游人赞颂不绝。东岳庙前还建有仙鹤楼,下瞰大江,为纪念果州女道士谢自然白日跨鹤升天而建。宋徽宗政和年间(约1112年),邵伯温(洛阳人)任果州知府时,曾咏《仙鹤楼》诗中云“春来秋去好风月,鹤楼端胜庾公楼(湖北黄鹤楼别称)。”宣和三年(1121年),果州知府赵泽(河北涿县人)曾咏《仙鹤楼》诗云:“嘉陵天虹饮东海,西溪玉带萦南山。诸峰四面罗髻鬟,周遭百里如一环。炊烟万灶斜阳里,繁弦脆管东风起。仙鹤楼耸云雾中,光风转蕙泛崇兰。”楼下有古井,取名龙女泉,井下凿池,遍植杨柳,风景宜人,明末寺庙与楼毁于兵燹。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重建数重大殿,有山门、前殿、正殿和配殿,规模宏大,殿阁壮丽。 1951年土改时期,没收庙产,僧道还俗。1958年大跃进时,东岳庙被川中矿务局全部所用,设石油仪器修理站。80年代落实宗教政策,方将所用房产全部退还给宗教使用。2001年8月,高坪区人民政府批准东岳庙为佛教活动场所,更名宝寿寺。遂在寺前重建钟亭,铸造一大铜钟一口重有二吨,置于亭中。初聘释灵航(俗名杨玉华,高坪区溪头乡人)主持佛事;继聘释道慧(俗名萧慈先,隆昌县周兴镇人)为住持,依靠信众捐资,先后维修殿堂,重塑佛像,又购回玉石地藏菩萨一尊置于殿内。并新修山门,使千年古刹,重现光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