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包鸣泉 |
释义 | 介包鸣泉先生是昭通市城关镇人,是昭通地区享有盛誉的教育家,书法家。包鸣泉精干书法、篆刻,造诣极深厚。书法博采众长,融会贯通,独树一帜。用笔道劲,笔力飘逸、洒脱,于规矩中别具新意。其成就影响,遍及西南各省,作品曾在成都、贵阳、昆明、思茅等地展出,受到书法界的好评。篆刻以汉印为宗,上溯史藉,兼参隶意,沉雄朴厚。在书法教学上,主张“专工一家,博采众长”。 人物轶事1913年考入云南省立第二师范, 1918年毕业后,怀着教育救国愿望,投入昭通教育事业,执教于县立小学。 1931年任县立小学校长。 从1933年起,在云南省立第二中学任国文教员。 1934年7月,与杨履乾一道编写《民国昭通县志》稿,他俩在有关人士协助下,历尽艰辛,至1935年3月,完成24卷志稿。 1943年6月,包鸣泉任县临时参议会副议长,1944年12月,任县第一届参议会议长。同年,昭通县立中学成立,包鸣泉任第一任校长。学校开创之初,条件差,一切筹建事宜,他都与同事慎重斟酌。县中教职员工认真负责,学生勤奋刻苦,校风民主,深受社会各界称赞。 1945年上半年,积极支持学生办壁报,并题词:“言论尽量发挥,文章尽力写作。”鼓励学生学习时事,关心国家大事。5月2日,苏联红军攻克柏林消息传到昭通,群情振奋。昭通5所中学学生自治会决定在5月4日召开庆祝大会并游行。包鸣泉赞扬学生举动,让学校总务处准备小纸旗、标语用纸等供学生使用。 1945年,昆明“一二·一”惨案消息传到昭通后,包在给学生上课时,讲述惨案经过。当他讲到昆明警备司令关麟征说:“学生有争取民主的自由,我们有开枪的自由”时,愤怒地连讲几遍:“卑鄙!无耻!真是卑鄙无耻!”眼睛也湿润了,讲不下去,取下眼镜擦几次,课堂上鸦雀无声,学生受到极大震动。最后,他提高嗓音质问道:“学生犯了什么罪?为什么要屠杀学生?真是黑暗透顶!”在他爱国激情鼓动下,县中全体学生参加了5个中学联合组织的声援昆明学生正义斗争活动,举行追悼会和游行示威、宣传演讲、募捐等活动。包鸣泉还为追悼会写“一二·一惨案,上为日星,下为河岳;亿万亿哀声,见诸天地,质诸鬼神”挽联,表达他内心悲愤。包鸣泉在昭通从事教育工作58年。在教学之余,他还精于书法和篆刻。其书法落笔不苟,深有意态,笔力飘逸、洒脱,于规矩中别有新意,独立成体。作品在成都、贵阳、昆明、思茅等地展出。篆刻以汉印为宗,兼参隶意,淳朴雄厚。在书法教学上,主张“博采众长,专工一家。”他是云南省书法协会会员、昭通地区书法协会名誉理事长。 1947年,为支应内战军需,国民党怔敛元度,国统区物价暴涨,珠薪米桂,教师生活苦不堪言。为此,包鸣泉向当局据理力争,要求以实物折发工资。奔走呼吁,陈情说理,终得以实现。8月27日是孔子诞辰,也是民国官定的教师节。地方当局要利用祭孔的机会,大肆挥霍,同时宣扬自己尊师重教的:‘德政”。一些得到了实物折发工资的惠利的教师也对当局感激涕零,有几位甚至隐忍不住地跳出来以诗文阿谀奉承权贵。包鸣泉对同道中某些人深感失望,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更对当局别有用心地隐恶扬善愤慨。至期,祭过孔子,莅会的军政首脑们喜滋滋地走进宴会厅,正要享用孔圣人的余荫福泽时,包呜泉把一幅墨意淋漓的对联贴到了宴会厅门上。联云: 可叹读书人,惟知煮藿烹葵,茹苦合辛安一饱; 岂为谋食寸,不借敲骨吸髓,吮膏吸血糜千金! 舆论哗然!民心大快!包鸣泉的结局又怎样呢? 摔了乌纱,丢了俸禄,君子坦荡荡,携着妻儿, 从城里搬到市郊的油榨房当一个老农、老圃。乔迁之喜,书法家不能不留下点笔墨韵致, 包鸣泉也为新居写了一幅对联:“教子勤锄菜,作诗笑打油。”——多了几分调侃人生,幽默世事的情趣。 解放后,包鸣泉书“朝闻道,夕死可也”置诸案头,自勉、自警、自励,教书育人,培养了成千上万的学子。一代宗师,后学敬仰。 包鸣泉精干书法、篆刻,造诣极深厚。书法初学米帝,赵盂习?,后宗“二王”,继之取法魏晋,博采众长,融会贯通,独树一帜。凡所书,落笔一丝不苟,体势紧密,姿态朗逸,而点划所至,深有意兴。用笔道劲,其笔力飘逸、洒脱,于规矩中别具新意。其成就影响,遍及西南各省,作品曾在成都、贵阳、昆明、思茅等地展出,受到书法界的好评。篆刻以汉印为宗,上溯史藉,兼参隶意,故沉雄朴厚。在书法教学上,主张“专工一家,博采众长”。他说:“专工即下定恒心,学像一种帖,以之为基础。博采即多读帖多临帖,融进诸家之长,创造出自家的风格。” 1983年11月12日,包鸣泉援笔书录陈毅诗:“黄昏细雨入不寐,夤夜隔窗数雪花。”至夜,溘然长逝,享年九十。 以翰墨入世,以至诚立身。真性情,真澹泊,真境界。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