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蚌壳精
释义

简介

沔阳(今仙桃)民间有一种舞蹈,名曰“蚌壳精舞”,也叫沔阳蚌鼓精。是沔阳独创,形成于清嘉庆年间,有100多年的历史,是流行江汉平原仙桃、天门等地的一种民间舞蹈。蚌壳精舞由一男一女表演。女的化妆得十分美丽,躲在用竹篾扎成的蚌壳内。蚌壳用彩纸(或彩绸)糊成。男的肩背鱼篓、手拿鱼网,一心想得到躲在蚌壳内的女人。男女双方在欢快的锣鼓声中,变换着舞姿,进行着迷人的表演。

蚌壳精舞的形成于沔阳劳动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沔阳地处江汉平原,位于汉江下游及其支流东荆河之间,湖泊、河流纵横交错,水患连年。大多数人民只有以打渔摸蚌为生,由于生活贫穷,有的连老婆都娶不上,为此,渔民便以传说中的蚌姑(想象中美丽仙女的原型),创造了年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 蚌鼓精舞表现了沔阳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传说

蚌壳精舞的由来有一段十分美丽的故事。相传很久以前,排湖岸边有个名叫水生的年轻渔民,自幼父母双亡,家中只有他一个人,每天在湖里捕鱼,孤苦度日。有一天,水生在湖里捕鱼,捕到了一只大蚌,壳面坚实光亮,壳内有无数的珍珠,实属罕见。他如果把珍珠拿上街去卖掉,就可以摆脱贫困,成为富翁了,但他没有这么做。他想:这只蚌长这大不容易,何况壳内还有无数的珍珠,于是,就把这只大蚌又放回湖心里去了。天快黑时,他回到家里,只见桌上摆着香喷喷的菜肴,锅里盖着势腾腾的白饭,感到非常诧异。这饭菜是谁做的呢?他向左邻右舍打听,都说不知道。这时他的肚子饿极了,只好吃了再说。因菜好饭好,这餐饭吃得美滋滋的。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下湖捕鱼去了。中午回来时,饭菜照样做好了,而且把家里也打扫得干干净净;昨天换下来的衣服也洗了,晾在外面。这使他更是疑惑不解。

第三天,他不去捕鱼了,躲在屋里,想看个究竟,把这谜底揭开。快到做午饭的时候,只见一个姑娘飘然而至。这姑娘年近二十,长得细眉大眼,粉面桃腮,就像是画上跳下来的美人。只见她先打扫屋里,再洗衣服,然后做饭,一切都做得既快且好,可以看出这是一个非常能干的姑娘。他想上前去问问姑娘为什么帮他这样做,可是刚走两步,姑娘一闪身就走了,追也追不上,喊也不应声。一连几天,天天如此。

后来,水生下决心要把这个姑娘的行踪搞清楚,他再也不躲在屋里了,就躲在屋外面,待姑娘从屋里出来时,就偷偷跟在姑娘后面,看她往哪里去。这一着很生效。只见那个姑娘在屋里做完事后出来,向湖边蒿草丛中走去,一眨眼就钻进了一只大蚌壳里,潜入湖中去了。这时,他心里全明白了。

次日,那姑娘到他家里去了,水生就赶忙跑到蒿草丛中,把蚌壳藏到了另一个地方。过了一会,那姑娘来了,找不到蚌壳,大惊失色。

水生笑嘻地走来对那姑娘说:“蚌壳我藏着了,你答复我两个问题后,我一定还给您。”

姑娘转惊为喜,说:“你要我答复什么问题?尽管说。”

“你为什么帮我做饭、洗衣、打扫屋里?”

“因为你把我捕获后,没有残害我,又将我放回湖里。我为了感谢你的恩德,所以就这样做。”

“你准备替我做多长时间?”。

“如果不嫌弃,我愿意做一辈子。”

水生听了,非常高兴。他把姑娘打量了一眼,大胆地说:“既然这样,那我们就结为夫妻吧。”

姑娘满面含羞,两颊绯红地点了点头。水生乐不可支地牵起姑娘的手,朝家里跑去。

他俩成婚后,双双下湖捕鱼,有说有笑,形影不离,生活过得非常幸福。四乡五里的人都很羡慕他俩。

后来,人们在他俩生活原型的基础上,编了一个富有水乡特色的民间舞蹈——蚌壳精舞,四处表演,深受人们喜爱。

蚌壳精舞问世以后,很快就在城乡普及了,并传播到了全国各地。只要是喜庆日子,特别是春节期间,都少不了要表演蚌壳精舞(亦称“玩蚌壳精”)。蚌壳精舞就这样世世代代地流传下来。

仙桃是蚌壳精舞的发源地,对蚌壳制作,人物化妆、音乐演奏、舞姿设计,都有独到之处,受到人们称赞。1953年3月,彭场镇蚌壳精舞参加湖北省民间艺术汇演,荣获节目一等奖,演员欧芹生、彭菊珍荣获表演一等奖。当年3月2日的《湖北日报》作了专题报道。1955年11月21日至25日,原沔阳县蚌壳精舞再次参加湖北省群众业余戏剧、音乐、舞蹈汇报演出大会,大会会刊登载了蚌壳精舞的全部剧照,演员获得了优秀表演奖。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1: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