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板底村
释义

板底村位于贵州省毕节地区威宁县东北部,距县城约38公里,隶属板底乡,系以彝族为主的有汉、苗等民族杂居的自然村寨,有公路直通村寨。现辖四个村民组,有368户、1590多人,其中汉族约5户、苗族7户,其余均为彝族,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由于长期杂居和交往,也通晓其他民族的语言。板底彝语系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东部方言黔西北次方言乌撒土语,赫章次土语。

该村坐落在海拔2249米高的山间坪子中,四周皆山,村西野竹成林,东、南、北三面均为以低矮的青杠、杜鹃为主的混交丛林。村中部有干河沟一条,河沟自村西的山脚始,于盆地中部折向南与山谷相连,系山洪多年冲刷而成,下雨则流水,无雨则卵石裸露。村内有水井四口,供村民饮用。以最早两姓居住板底的时间和罗姓字辈推断,板底村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板底村民多数信奉基督教,该教于1918年传人板底一带,时属贵阳总部的分部二部,范围包括整个盐仓区及二塘区、金钟区、羊街区、妈姑区的半数地区,教堂设在板底。1958年教会一度中断,1981年恢复,1983年新教堂落成后,教民数量大增,该村德窝寨66户人家无信教者仅有3户。板底教区受洗礼者达千人以上。

每年阴历五月初五的赛马节是板底一带彝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节日活动场地设在韭菜坪,民国时期迁至百草坪,占地250亩,地上长满四五寸厚的野竹,是天然的赛马场。每年有近3万彝、汉群众聚集于此赛马、野餐,场面盛大热烈。此外,传统舞蹈有“海马舞”、“铃铛舞”,多次推出省外演出。他们跳的“撮泰吉”舞是彝族最古老的傩舞,被誉为舞蹈中的“活化石”。该村较好地保留彝族的建筑、信仰以及传统节日文化。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13:5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