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班级气氛 |
释义 | 亦称“班级社会气氛”。班级成员共同的心理特质或心理倾向。包括课堂气氛。分为课堂内外两个互有联系的层面。美国安德森系统研究了教师行为与班级气氛问题。认为教师在班级中扮演重要角色,其领导方式影响班级气氛的形成;然而,决定班级气氛的因素错综复杂,包括教学情境中教师、学生、目标、课程与班级结构之间的交互作用。贝克曼和史可德认为,决定团体气氛的因素有三:(1)人格特质、能力、动机、价值及学生就业计划;(2)正式组织的规范、价值、角色需要及其他特质;(3)非正式组织的规范及价值。具有人格特质的学生,经与班级团体中正式、非正式的组织发生交互作用,其行为会受影响;学生的行为与态度,也深深地影响班级气氛。具有影响力,以至不同类型班级气氛中的学生,追求学业的抱负不同,日后的发展也不同。这是一种社会压力,不知不觉地塑造学生的态度与价值,也影响学生在教室中的学习活动。因此,从社会心理学的观点来说,要了解一个人,最好从他所属的团体去了解;要改变一个人,最好用团体的历程去改变;个人要充分发展,也必须到团体中去实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