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百字令·人生能几
释义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百字令·人生能几

【创作年代】清代

【作者姓名】纳兰性德

【作品体裁】

作品原文

百字令·人生能几

人生能几,总不如休惹、情条恨叶。刚是尊前同一笑,又到别离时节。灯灺①挑残,炉烟爇②尽,无语空凝咽③。一天凉露,芳魂④此夜偷接。

怕见人去楼空,柳枝无恙,犹埽⑤窗间月。无分暗香深处住,悔把兰襟⑥亲结。尚暖檀痕⑦,扰寒翠影,触绪添悲切。愁多成病,此愁知向谁说。

注释译文

【注释】 ①灯灺(xiè}:灯烛。亦作“炧”。

②爇(ruò):燃烧。

③凝咽:形容悲泣幽咽之声。

④芳魂:谓美人之魂魄。此处指某意中人或指亡妻。

⑥犹埽句:谓柳枝遮掩了窗间的月色。

⑥无分二句:意谓你我没有缘分,不能同居共处,真悔恨当初那样的亲昵。 无分,没有机缘。宋黄庭坚《江城子·忆别》:“有分看伊,无分共伊宿。” 暗香,幽香。兰襟,本指芬芳之衣襟,又比喻为知己之交,心心相连,此处指与情人的浓密情意。

⑦檀痕:带有香粉的泪痕。参见《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注②。

【译文】

上阕写人生能有多长呢?还不如别去沾惹那些爱恨情仇,灯油已燃尽了、炉烟也烧尽了,说不出话,空自哽咽 。

下阕转回现实,写“人去楼空”后的孤独寂寞。怕看见她曾经住过的楼阁,却偏偏又看到了,如今已是人去楼空,但却已经物是人非了。接下二句转写痛悔之思,说既然没有缘分结合,当初与她就不该双双用情太深,那么多浓情密意,以致到如今还难以消解遗忘。后三句再转,想到她不免伤心流泪,只要想到这样的情景可能出现,就更令人添悲增恨。最后以此时孤独无告的寂寞收煞全词。一句反问,让一切尽在不言中。全词折转跌宕,递进层深,读来令人黯然销魂。

作品赏析

此篇虽语浅率露,但真挚感人。上片写幽会,似是与某意中人“此夜偷接”,又可能是痴情怀念亡妻而生的幻觉,读来扑朔迷离。下片写“人去楼空”后的孤独寂寞。

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1655-1685):为武英殿大学士明珠长子,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清初著名词人。

性德少聪颖,读书过目即能成诵,继承满人习武传统,精于骑射。在书法、绘画、音乐方面均有一定造诣。康熙十五年(进士。授三等侍卫,寻晋一等,武官正三品。

纳兰性德以词闻,现存349首,哀感顽艳,有南唐后主遗风,悼亡词情真意切,痛彻肺腑,令人不忍卒读,王国维有评:"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而作词皆幽艳哀断,所谓别有怀抱者也",当时盛传,“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

纳兰词初名《侧帽》,后名《饮水》,现统称纳兰词。

纳兰容若诞于清顺治十一年,正黄旗人,其祖于清初从龙入关,战功彪炳,其父明珠,是康熙朝权倾一时的首辅之臣。容若天资颖慧,博通经史,工书法,擅丹青,十七为诸生,十八举乡试,二十二岁殿试赐进士出身,后晋一等侍卫,常伴康熙出巡边塞,三十一岁时因寒疾而殁。

纳兰容若著有《通志堂文集》二十卷,但大的的成就是在词上。他的词清新婉丽,独具真情锐感,直指本心,在他生前刻本出版后产生过“家家争唱”的轰动效应。在他身后,纳兰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第一学人”,清家词话和学者均对他评价甚高,王国维赞曰“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1:4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