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百年衣裳:20世纪中国服装流变 |
释义 | 图书信息书 名: 百年衣裳:20世纪中国服装流变 作 者:袁仄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2010年11月1日 ISBN: 9787108035653 开本: 16开 定价: 48.00元 内容简介中国历经的20世纪是社会激荡的百年,亦是新旧观念混杂、东西文化碰撞的百年。《百年衣裳:20世纪中国服装流变》以国人“衣”生活的视角,梳理了服装这一领域的历史变迁,评述服饰兴衰,探究风尚源流,笑谈百年“衣裳”。作为服装学者的两位作者从政治、社会、文化角度加以钩沉,于生活史的广阔空间纵横开阖:从文献、报章,到小说、俚语,所呈现的公共记忆与私人记忆,立体地勾画出中国人穿衣现象中的时代烙印。 385帧图像,既有历史照片、家庭写真、服装实物及老月份牌画、老插图等作为重现,亦有当代名家的水墨题图、淡彩插图以为点睛。 作者简介袁仄,1948年生于上海。毕业于苏州丝绸工学院,文学硕士,哲学硕士,北京服装学院教授。从事服装史论、传统服饰文化抢救及设计艺术史等方面教学研究。 胡月,1957年生于江苏南京。毕业于苏州丝绸工学院,北京服装学院教授,中国女装品牌“例外”设计总监,从事服装设计教学和服饰文化理论研究。 图书目录为衣作序/黄宗江 代序/许党民 第一章 世纪初(1901-1910) 1.“垂衣裳而天下治” 2.固守其旧为社稷 3.洋货与洋风渐入 4.长袍马褂瓜皮帽 5满汉融合的女装 第二章 1910年代(1911-1920) 1.新旧之间 2.剪辫与放足之径 3.服制立法为先 4.亦破亦立,服饰教化 5.舶来洋装与长袍马褂 6.中西莫辨,伦类难分 7摒弃流风遗俗 第三章 1920年代(1921-1930) 1.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2.政治理想催生中山装 3.“女人穿上了长袍” 4.“美的人生观” 5.中西不悖,土洋结合 6.扮美的自觉 第四章 1930年代(19311-1940) 1旗袍的黄金时代 2海派的摩登岁月 3“有损观瞻”的时髦女郎 4.“新生活”与运动 5.月份牌上的“新女性” 6男女装的民国模式 7救国与国货运动 第五章 1940年代(1941-1950) 1民国时尚素描 2.旗袍,再度黄金时代 3.从凤冠霞帔到婚纱 4.体育文明与运动服装 第六章 1950年代(1951-1960) 1.一场嬗变 2.“洗澡”与制服 3.“同志”年代与列宁装 4凋零的旗袍 5.泛政治化服饰 6.短暂的繁荣 7.缝缝补补又三年 8.大辫子、干部帽和“千层底” 第七章 1960年代(1961-1970) 1.“数字化生存”——票证年代 2不爱红装爱武装 3.造反狂飙与“红卫兵装” 4席卷“四旧”服饰残云 5.服饰的“安全系数” 6.从“毛装”到“一军二干三工” 第八章 1970年代(1971-1980) 1.荒谬年代的畸形审美 2.徘徊的服装产业 3暗潮涌动 4委屈的女性 5“坛子”已打破 第九章 1980年代(1981-1990) 1.进发的欲望 2.时髦的裤子 3.以服装为龙头 4.西装热 5.文化衫与另类文化 6.与国际时尚接轨 7.“傻子过年看隔壁” 第十章 1990年代(1991-2000) 1.“作秀”不仅仅是姿态 2.品牌与扮“酷” 3.直视直言的性感 4.新新人类与新时尚 5.后现代的花样年华 后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