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百调 |
释义 | 也称“北调子”,民间俗称“糠窝窝”。主要流行于濮阳一带。是柳子戏的一个支流。它是在元、明、清流行于中原的俗曲小令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戏曲剧种。 历史形成百调在河南的演变发展情况,未发现有文字记载,据老艺人讲,最初没有动作表演,只唱曲。清嘉庆元年(1796),有一个法号普进的和尚,来到濮州(今范县濮城镇)北关,成立百调玩友班收徒传艺,知名艺徒有王心平、刘玉吉、赵士忠、余洪魁等,曾演出《三义碑》、《黄秀娘游寺》等剧目。清同治年间,濮州城乡出现了唱百调热,逢年过节聚会演出,颇受群众欢迎。常演剧目三十余出,如《鞭打芦花》、《张达德游寺》、《秦英挂帅》、《改金牌》、《赵匡胤坐监》等。同治十年(1871)普进和尚圆寂,其弟子分别收徒创班,其中王心平百调班影响最大,所收弟子丁新志、邢德功、郭伟清、罗稼和、金昭松、刘大山等均名重一时。同治十二年清丰洪宝仁以郭伟清为主组建了洪家百调班,主要演员有花脸宋西灵、红脸十里轰、武生盖山东、文生夏庆岭、须生王拜环等。名角众多,行当齐全,技艺精湛,为百调在河南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洪家百调班的影响下,清丰县范石村、白马杨、夏固、韩村集、杨桥等十余村,也先后成立百调玩会班,进行业余演出。光绪初年,濮阳一带“春夏大旱,秋飞蝗,牛病瘟,黄河决堤”(《濮州志》),艺人为谋生计,“跳班”四散。丁志新的弟子张春荣、张春兴去了山东渔台曹庄,张春花、张春来去了曹州(今山东菏泽)。光绪中期濮州经济好转,百调又复盛行,庙会唱戏,庆喜祝寿,都少不了百调。民间百调职业班相继兴起,如濮州丁志新班,台前张家班等。演出剧目一百余出,如《小指戏》、《郭巨埋儿》、《马前泼水》、《大香山》、《对金抓》等。清末民初在濮阳一带的村乡又相继办起一些百调班社,以清丰县白马杨村杨春田窝班较有影响,培养出一批好演员,被群众称为白马杨班。抗日战争爆发后,清丰、南乐、台前等县的百调班几乎全部辍演爆班,至1949年所存的班社已寥寥无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清丰县白马杨百调班,更名为民生剧社,到山东邀请名艺人郭文卿、郭明常、任新芳等搭班。1953年,清丰县人民政府确定其为职业剧团。同时采取以团代校的办法,招收学员,培养了一批演员。1955年正式命名为清丰县光明剧社第七团,后更名清丰百调剧团。1956年参加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加工整理的传统剧目《李三娘》,获多项奖。六十年代改清丰百调剧团为清丰县柳子戏剧团。“文化大革命”中,三起三落,备受挫折。延传五代的台前县张村张家百调戏班,也被迫散班。百调从此一蹶不振。1978年,经清丰百调艺人多次努力,得以恢复清丰县柳子戏剧团,并培养了一批青年演员。1979年到省会郑州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献礼演出,他们编演的现代戏《荷花》,受到好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