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白脉犁头尖 |
释义 | 基本信息种中文名:白脉犁头尖 种拉丁名:Typhonium albidinervum C. Z. Tang et H. Li 科中文名:天南星科 科拉丁名:Araceae 属中文名:犁头尖属 属拉丁名:Typhonium 国内分布:我国特有,产广东从化,广东植物园、广州各药圃栽培。 中国植物志:13(2):110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块茎近圆球形,粗约2厘米,具多数芽眼,后者于翌年萌发后迅速形成许多新的植株。鳞叶膜质,三角形至披针形。叶2-3,先后抽出。叶柄长15-25厘米,下部3-4厘米鞘状,绿白色,向上变绿色,腹面具浅槽;叶片绿色,背淡,芽时席卷,展开时为卵状心形,前裂片长3-5(-8)厘米,宽3.5-7.5厘米,侧裂片耳状,圆形;中肋及I级侧脉表面下凹,淡白色,背面隆起,淡绿色,集合脉距边缘2-4毫米。花序柄长4-5厘米,略伸出于叶柄鞘外,黄绿色。佛焰苞管部卵状,黄绿色,具暗红色条纹和斑块,长1.8厘米;粗1.6厘米;檐部长披针形,外面淡紫褐色,内面深褐色,下部席卷,中部展开,长10厘米,中部展开宽2.3厘米,长渐尖成线形,先端螺状旋卷,2面淡绿色。肉穗花序全长13.4厘米,极臭,雌花序长3-4毫米,粗3毫米;中性花序长2厘米,仅下部具1-3轮中性花,余裸秃;雄花序圆柱状,黄色,长4毫米,粗3毫米;附属器褐紫色,长10厘米,鼠尾状,基部无柄,粗2毫米。雄花:雄蕊1,花药2室,药隔宽厚,药室圆球形,顶孔开裂。雌花短圆柱形,淡绿色,长约1毫米,柱头圆形。中性花:粗棒状,长3-4毫米,棒头金黄色,棒柄青紫色,单生,或2-3枚基部合生1/2-1/3。浆果倒圆锥状,淡绿色,长6毫米。花期5月。 产地生境我国特有,产广东从化,广东植物园、广州各药圃栽培,昆明已引种。模式标本采自从化。 药理作用块茎入药,功效同犁头尖。 相似物种区别本种形态与犁头尖T. divaricatum Decne. 相近似,主要差别为:本种叶片中肋及侧脉明显为淡白色;佛焰苞管部外面黄绿色,具暗绿色条纹和斑块;附属器无柄;中性花粗棒状,常仅1轮,棒头黄色,棒柄青紫色,单生或2-3枚基部合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