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白话全彩图本黄帝内经 |
释义 | 图书信息作 者:倪泰一,易洪波 编译出 版 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9-1 版 次:3 页 数:529 字 数:631000 印刷时间:2006-9-1 纸 张:胶版纸 I S B N:9787536681040 包 装:平装 内容简介从根本而言,中国文化有两大支柱,即阴阳理论和五行学说。阴阳理论为《周易》所奠基,而《黄帝内经》则是阴阳理论与五行学说的应用典范。 同时。《黄帝内经》是一部极其罕见的医学养生巨著,与《伏羲卦经》、、《神农本草经》并列为“上古三坟”。在对待疾病的态度上,《黄帝内经》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养、调、治”的基本原则;在对待寿夭的态度上,《黄帝内经》科学地规范了两个非凡的要点,即“保养和补养”的方法和要领。因此。《黄帝内经》被称为“医家之宗”。 《黄帝内经》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也十分巨大,其理论所包含的人与自然、人身五脏六腑及各部位间互为依存的整体观念。阴阳理论、五行学说、精气学说、藏象学说和运气学说等,是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贯穿始终的整体观念,迄今仍比西方医学高明。 可以这样认为,没有《黄帝内经》,也许就不会有中国医学,甚至中国文化'的完美体系。 目录修订版前言 原版前言 素问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阴阳离合论篇·第六 阴阳别论篇·第七 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六节脏象论篇·第九 五脏生成篇·第十 五脏别论篇·第十一 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春三月(农历正、二、三月),天地间万物复苏欣欣向荣,人们应晚睡早起,起床后披散头发,舒张形体,到庭院里散步,神志随着春天的生气而勃发。而对待万事万物,也要符合春天生机蓬勃的特点,应当发生的事物不要扼杀,应当给予的不要剥夺,应当增加的不要失去。这才是对春天生长之气的正确呼应,也是人体养生的必由之路。违背这个道理就会损伤肝脏之气,如果春天阳气不生,到了夏天会阳气不长,会出现虚寒之症,供给夏季的物质基础也就差了。 夏三月(农历四、五、六月)是草蕃木秀、繁衍秀美的季节。其间,天地阴阳之气相交,植物开花结果。人们应该晚睡早起,不要嫌恶白天太长太热,应让心中无存郁怒,和颜悦色,心平气和;使体内的阳气能够向外宣发,并使腠理宣通,暑气疏泄。这就是适应夏天调养“长气”的道理。如果违背了这个道理,会损伤心气,到了秋天就会生病,使适应“收气”的能力减弱,冬天也还可能生重病。 秋三月(农历七、八、九月)是收获的季节,万物的形态都已处于平定。风气劲急,暑热尽消。应该早卧早起,与鸡鸣的时间相一致。精神情绪要保持安定,藉以舒缓三秋的肃杀之气。同时精神要内守,使秋气得以平和;不使意志外驰,而令肺气通宣理达。这就是适应秋天“收气”的道理。如果违背了这个道理,会伤及肺气,使阳气在冬季不能潜藏,会生完谷不化的腹泻病,降低了适应冬天的能力。 冬三月(农历十、十一、十二月)是“紧闭坚藏”、生机潜伏的季节。河水结冰,大地冻裂。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不要扰动体内的阳气,为避免寒气侵袭,应早卧晚起,等到太阳初升时再起床。要使自己的思想情绪平静伏藏,好像有所收获却又不露声色。同时还必须避寒就温,不要轻易让皮肤开泄出汗耗损阳气,这就是适应冬天藏伏的方法。违反了这个道理则伤肾气,到了春天,会得痿厥病,使春季应发动的阳气不能生长。 天气是清净光明的,它那促进万物与人类生化的力量含而不露,正因为含而不露,所以才能长生不灭,万古不衰。若它的力量显露于外,则日月不分,阴霾晦暗,邪气将乘虚而入,酿成灾害;从而出现阳气不通、阴气遮蔽光明、云雾不升、雨露不正常下降等情景。阴阳不相交,则万物的生长发育就不能按时进行,即使是生存能力很强的巨大的树木也避免不了干枯而死。像这样恶气不散发、风雨不调和、甘露不下降,再加上伤害生物的狂风暴雨无规律的侵袭,导致了自然界的秩序紊乱,使天地四时不能保持其平衡,与常规相违背,万物的生命未及一半便都夭折。在此情况下,精通养生之道的圣人却能够适应环境,不发生疾病。万物适应此类变化,它们的生命力就不会枯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