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白话佛经·般若精华 |
释义 | 图书信息书籍作者:李淼、郭俊峰 图书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 图书原价:26.00元 图书类别:宗教 出版时间: 2010-03 印刷时间:2010-03-01 开本:16开 页数:202 页 印张:13 装订:平装 字数:199千字 内容简介般若精华:《金刚经》、《心经》、《宝积经》、《胜鬘经》。般若为诸佛之母,理解了般若,理解了般若无住的妙用,便掌握了佛教智慧,便可以彻底解放心灵。全面解释佛教智慧真理,深入开启我们的心灵本性,拔除迷障,重新认识世间人生。 编辑推荐般若精华:《金刚经》、《心经》、《宝积经》、《胜鬘经》。。全面开启人类心灵智慧的不灭明灯 本书目录金刚经 心经 宝积级 胜鬘经 序言 部分章节金刚经 《金刚经》全称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又称《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和《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金刚”是指最坚硬的金属,佛教取其坚固、光明、锋利,能摧毁一切之意。“般若”是印度语,中文意为智慧,单一个智慧不能包含般若的全部含义,所以保留音译。 “波罗蜜”也是音译,意为到彼岸或渡到彼岸。“金刚般若波罗蜜”合在一起的意思是:以金刚般的坚固锋利断除一切烦恼邪念,得到解脱到达彼岸世界的智慧。 《金刚经》是印度佛教大乘空宗初期的经典,它来源于佛祖释迦牟尼宣讲的大般若经。释迦牟尼佛在世时说大般若经600卷,在4个地点共说了16个法会:第一处是在王舍城东北室罗筏城灵鹫山,说了7会;第二处是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说了7会;第三处是在他化自在天摩尼宝藏殿说了1会,第四处是在竹林园百鹿池边说了1会。《金刚经》是在第二处第三个法会时所说,在600卷大般若经中,这部经是第577卷。 《金刚经》是大乘佛教般若类经典中最重要的一部,一般看法,将其视为小乘向大乘过渡的重要经典,还可以说是大般若经的一个略本,实际上它包括了全部大般若经的基本思想。其内容主要是关于法会、关于法眼和行门、关于大乘般若种种、关于空有不落二边的三空理体(比如:法空、相空、超空、遍空)、关于相及破相、关于法及遍法超法等等。 小贴士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于公元前5世纪发源于古印度,其创始人原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现在尼泊尔境内)的王子乔达摩.悉达多,与我国孔子大致为同一时代的人,后世尊称为释迦牟尼。在汉晋之际,佛教传入中国。经过二千年来的广泛传播,对我国社会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印度佛教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 一、原始佛教 约为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佛陀说教最初是口传,为便于记忆,采取偈颂的形式。佛陀入灭后不久,以摩诃迦叶为首的五百弟子在王舍城外的七叶窟,将佛所说的言教结集起来,以传后世。当时由阿难诵出佛所说的经,由优波离诵出佛所制的僧团戒律,由摩诃迦叶诵出后又补充结集关于教理和研究的论著,即经、律、论三藏。这次结集称为第一次结集。第一次结集的经典名“阿含”(即圣教的意思),“阿含部”的佛经就是原始佛教的经典。 二、部派佛教 佛陀入灭百年以后,佛教教内出现了明显的分裂,形成了许多部派,进入到部派佛教时期,总共约五百年的时间。这一时期的佛学可以称之为部派佛学。最初分裂的部派主要是大众部和上座部两派,此后,大众部分为九部,上座部分为十一部,形成了二十个枝末部派。二十派中,唯有上座部系的说一切有部及经量部的遗产最丰富,大众部虽有本未九部,但论书极少。分裂的原因是基于对佛教戒律和教义的不同理解,产生了不同的主张。 部派佛学是对佛学的发展,是从原始佛学到大乘佛学的过渡,其中大众部的思想就是大乘佛学的先驱。部派佛教后来向大乘发展,从大众部向中观派(空宗)发展,从上座部向经量部发展,进而向瑜珈行派(有宗)发展。 三、大乘佛教 公元1世纪,在印度南部从大众部系统中产生了大乘佛教。大乘佛教把以往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称为“小乘”。 印度佛教传入到中国后形成为三大系,即汉地佛教(汉语系)、藏传佛教(藏语系)和云南上座部佛教(巴利语系)。一般来说,中国佛教主要指汉地佛教。 佛教传入汉地后,一直流传发展,其发展历史可以大体分为三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为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历经五百年。这是佛教传入中国的初步发展时期。 第二阶段是隋唐五代时期,约五百年。这是中国佛教臻于鼎盛的时期。 第三阶段是宋元明清时期,历时千余年。这是中国佛教持续发展的时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