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巴中程氏 |
释义 | 1、是宋代文学家程颢的后人,巴中人多把程颢称为程明道,因为程颢字伯淳,人称明道先生,程颢祖籍是歙州,深州陆泽(治今河北深县西南)人,后来迁到中山博野(今河北省博野县程委村),家里有人做官之后,才又迁到开封、洛阳。他公元1032年生于黄陂(其祖父任任职黄陂、父亲当时任黄坡县尉)。后来十岁,能赋诗;十二岁,居痒序中,如老成人,见者无不爱重。户部侍郎彭永思奇之,妻之于女;;十五岁,受学于周敦颐,概然有求道之志;二十四岁,随父亲程珦到凤州;二十五岁,赴京师应举,在诸儒中享有盛誉,与吕希哲、张载等人讲论于相国寺;二十六岁,三月,中进士;二十七岁,调鄠县主簿,三十三岁,移泽州晋城令;三十八岁,王安石执政,以之为条例司属官。八月,以吕公著荐,授太子中允权监察御史里行。三十九岁,上书论新法之害。改京西路提刑,又改签书镇宁军节度判官;四十岁,仍任签书镇宁军节度判官;四十一岁,以亲老求监局,罢归洛阳讲学;四十七岁,赴蒲城祈雨,是年冬,差知扶沟县。;四十八岁,著《识仁篇》;四十九岁,改官奉议郎;五十三岁,为监汝州酒税。夫人彭氏卒;五十四岁,疾卒。十月,其弟伊川将明道葬于伊川先茔,文彦博题其墓曰:“明道先生”。 程明道(程颢)的高祖程羽是宋太祖的将军、太宗的心腹、真宗的老师,官当到尚书兵部侍郎,赠太子少师;曾祖程希振,做到尚书虞部员外郎;祖父程遹官也不小,赠了开府仪同三司吏部尚书。只有父亲程珦不争气,连个进士也没考上,还是靠的祖上荫庇,补了个郊社斋郎,不过刚刚入流的九品小官。靠这个起家,慢慢也做到知州了。巴中程氏多认同为程明道(程颢)的后代。 2、南朝宋时枪罕(今甘肃临夏)人程道养的分支。后来撩淬到蜀到(今四川省),史书宋元嘉九年(432年)七月至次年九月,蜀人赵广等举兵起义反宋失败的作战。 宋益州刺史刘道济聚敛兴利,蜀地民众和外地侨民皆反。程道养率2000余家逃入广汉山谷中。起义终于失败。 郡望堂号 郡望为安定郡(安定氏),西汉元鼎三年置郡,治所在高平(今宁夏固原),隋初废。 堂号为明道堂(2、安定堂)。 参见 大宋遗事 第七十回(4) 宋史 伊川家谱 河南上程谱 百家姓 南史卷十七 列传第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