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巴林左旗皮影戏
释义

基本信息

文化遗产名称:皮影戏(巴林左旗皮影戏)

所属地区:内蒙古 · 巴林左

遗产编号:IV-89

遗产类别:传统戏剧

申报日期:2008年

申报人/申报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

级别:国家

皮影简介

巴林左旗皮影艺术经过几代艺人的探索实践,已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声腔体系。它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几乎村村有影箱子,皮影艺人达到200多人。2010年内蒙古13个项目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其中就包括巴林左旗皮影戏。 皮影戏是傀儡戏的一种,演员不用上台表演,而是通过操纵影人来展现形象,戏台一般搭在村子里宽阔且地势较高不积水处,用四根粗一点的檩子在四角处埋在地下做立柱,用大块苫布或纤维布围在戏台的左右和后面,戏台前面用纸或白布做影窗,面向观众。影人和景片都用驴皮刻制,因而有“驴皮影”之称。

最早的皮影戏记载始于北宋,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民间说唱艺术的兴起逐步发展起来的。皮影戏的起源与古代弄影幻术、民间弄影之戏、古代镂皮雕饰、民间剪纸造型、祭祀信仰等有着密切关系,受到汉唐傀儡表演、五代挂图俗讲、宋代说话词本等多方面的影响。元代曾把皮影戏作为宫廷和军中娱乐,成吉思汗大军远征欧亚大陆时,皮影戏也被传入波斯和阿拉伯国家。明清是皮影戏的鼎盛时期,特别是清末民初,演出的剧目丰富,雕刻精巧,以牛羊皮制作的影人为主,形成了造型各异的艺术作品。

最初进入林东镇唱皮影的,有邵、庞为代表的数十家影班子,皮影艺人四、五十人,到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影班子发展到了40多个,皮影艺人200多人。当时唱的是“溜口影”(无影卷),无正式影卷(唱本)。戏班人数少,影人也不多,伴奏乐器单调,演唱曲调也不固定,按13趟大辙唱,只要不跑辙就行。演唱的语言虽然有一定的规律,但是也较为灵活。艺人可以触景生情,褒贬人物或抒发情感。随着皮影戏的发展,也由原来唱“溜口影”,改为唱翻影卷的皮影。解放初期,那时的城镇,特别是农村和偏远地区文化娱乐活动少,看电影、看戏对普通百姓来说是遥不可及的事。但是皮影戏因艺人少,不受场地限制,影箱灵活移动,在民间受到人们的推崇。每年农闲季节,皮影班子走街串巷的演出,有时一唱几天或几十天,是常有的事。

皮影历史

皮影最早传入巴林左旗是民国年间,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最初进入林东镇唱皮影的有数十家皮影班子,皮影艺人四五十人,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皮影班子发展到了40多个,皮影艺人200多人。据介绍,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巴林左旗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组织有关人员,对民间艺人进行了广泛寻访,组织这些老艺人以师带徒的形式培养新人。为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巴林左旗成立了皮影研究协会和皮影剧团,组织编写了《大辽双星》等新剧目,制作购买了影箱、影人文武场、音响设备及高清晰度投影仪。旗内几位热衷于皮影艺术的老同志、民间艺人共同编写了《巴林左旗皮影志》,同时又收集、购买了传统皮影剧本20多部。在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的努力抢救下,几近绝迹的皮影戏目前得以恢复,民间老艺人的技艺得到了整理和抢救,并且有了传承人。

艺术特色

巴林左旗林东皮影大多是东北皮影,其影人细腻华美,刀法精雕细刻,生动传神,用透明、无孔、光泽度较好驴皮制作。影人头部的线条流畅圆润,眉眼刻画生动传神,色彩淡雅多变,装饰效果极强。尤以表现室内陈设、人物发式、服装等见长,层次分明,具有较强的写实性。其唱腔粗犷豪放,短促平直,真假嗓结合自如,十分优美。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有些民间艺人把唐山皮影也带入林东镇。唐山皮影以线刻见长,刀法犀利多变,影人造型均称优美,雕镂精细,面部造型丰富而夸张,刚柔相济,装饰华丽,尤以旦角的瓜子脸、通天鼻、环勾眉眼为特色。影人行当分生、旦、净、髯、丑。经过各路艺人的融汇和探索,从唱腔、行当,到吹拉弹唱,唱念做打,形成了以东北皮影曲调为基础,唐山皮影和草原民歌相融合的,具有巴林左旗演唱风格的皮影戏。演出剧目也从少到多,行当也样样俱全。几乎大的村屯都有自己的皮影班子,很受老百姓的欢迎。

在巴林左旗,早期的皮影戏,唱腔音乐旋律较为简单,节奏缓慢,尾音平板,后来逐渐吸收当地民歌、小调及其他曲种、剧种的牌子曲,才形成了调口优美、较为丰富的板式唱腔体系。在当地流行的皮影戏,剧本的题材比较广泛,有历史演义、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现实,讴歌了人间的真善美,剧本就有50多部。早期编演过皮影剧《陈胜王》、《红娘子》;为了配合抗美援朝,又编演了《爱国爱家》;配合扫除文盲、宣传婚姻法等党的中心工作,又编演了《夫妻识字》、《刘巧儿》等剧目。皮影戏成了当地人们生活当中很重要的娱乐形式。

传承价值

巴林左旗皮影艺术经过几代艺人的探索实践,已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声腔体系。它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几乎村村有影箱子,皮影艺人达到200多人。历史悠久,唱腔优美,语言通俗,在美术制作和打击乐器等方面都形成独特风格的皮影戏,作为古老艺术门类之一,像大多数传统民间艺术一样,在现今,生存发展的空间越来越狭窄。志书的完成对于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传的保护、挖掘、传承,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005年,为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巴林左旗成立了“皮影研究协会” 和皮影剧团;组织编写了《大辽双星》等新剧目;制作购买了影箱、影人文武场、音响设备及高清晰度投影仪,在社会引起强烈凡响。面对这种形势,旗内几位热衷于皮影艺术的老同志、民间艺人组织编写了一部《巴林左旗皮影志》,并且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同时又收集、购买了传统皮影剧本20多部。

过去皮影戏在巴林左旗分为四大名班,但是在传承的过程中,由于受当时条件所限,没有留下任何音像资料。为此,旗里把四大名班的重点传承人组织起来,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录音录像,整理演奏曲调,记录艺人的从艺经历,对各行当的唱腔、音乐进行研究。经过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的努力抢救,几近绝迹的皮影戏,目前得以恢复。民间老艺人的技艺得到了整理和抢救、并且有了传承人。 该镇将再现“皮影之乡”的风采。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3:4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