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巴赫二部创意曲 |
释义 | 基本信息 作 者: 陈朗秋,司徒璧春 编出 版 社: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文艺出版社 ISBN: 9787539927992 出版时间: 2008-05-01 版 次: 1 页 数: 49 装 帧: 平装 开 本: 8开 所属分类: 图书>艺术>音乐 内容简介 音乐史上形成的复调音乐作品体裁主要有三种:即创意曲、赋格和卡农。 “二部创意曲”是巴赫在1720一1722年间为童年的儿子威廉·弗利德曼·巴赫写作的一套练习(即《为威廉·弗里德曼·巴赫而作的键盘小曲》)中的一部分,曾命名为“前奏曲”,后改用“创意曲”。 “二部创意曲”是以一个短小的主题动机为材料,运用模仿、卡农、对位等手法进行变化发展、创造新意的小曲,多数以三个部分构成,少数为两个部分(如第10、1l、12等)。正如巴赫在《1723年手稿》的序文中所指出,这些用于教学的作品是为了让“古钢琴的爱好者、学习者不但有能力把二声部演奏得美妙,而且在熟练之后,亦有能力正确、巧妙地演奏三声部。同时,还为获得作品创作的展开技巧,领会如歌的演奏法,产生作曲的强烈愿望提示了明确的方法。”今天,我们仍然把“二部创意曲”看作通向复调音乐名著的桥梁。 学习“二部创意曲”是今后学习三个或三个以上声部的复调作品所必须的和重要的基础。从中不但可以了解巴赫作品的风格、趣味,而且可以提高双手独立控制键盘的能力,训练敏锐的音乐听觉,强化复调音乐的逻辑思维,训练手指的不同触键方法。历史上,贝多芬、肖邦、门德尔松等大师都十分重视对巴赫创意曲的学习、研究和演奏。 《二部创意曲》全新教学版的版本来源主要依据的是J·S·巴赫从1720初开始为九岁的长子威廉·弗里德曼·巴赫写作的键盘小曲手稿(即《键盘小曲》)和1723年由老巴赫全部亲笔誉写的手稿(即《1723年手稿》)。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