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凹颌兽 |
释义 | 凹颌兽(学名:Charassognathus)是已灭绝合弓纲的一属,属于兽孔目的犬齿兽亚目,是目前已知最基础的犬齿兽类动物。化石发现于南非西开普省的Teekloof组Hoedemaker段,地质年代为二叠纪晚期的吴家坪阶。正模标本(编号SAM-PK-K 10369)是一个头颅骨、部分下颌、颈椎、肋骨、以及一个后肢。凹颌兽的头颅骨长6厘米,完整身长估计约0.5米。 模式种是纤细凹颌兽(C. gracilis),是在2007年被叙述、命名。属名意为“有凹口的下颌”,意指齿骨后缘冠状突(Coronoid process)的凹痕,这个凹痕可能是下颌收肌(Adductor mandibulae)的附着处。 叙述凹颌兽是种四足肉食性动物。凹颌兽的口鼻部短,长度短于头颅骨的一半。隔颌骨(Septomaxilla)有长面突,类似兽头亚目,显示凹颌兽的演化位置接近犬齿兽类、兽头类的最近共同祖先。除了这两个特征以外,凹颌兽的头部相当类似犬齿兽类。 科学分类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合弓纲 Synapsida 目: 兽孔目 Therapsida 亚目: 犬齿兽亚目 Cynodontia 属: 凹颌兽属 Charassognathus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