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所
释义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所建构的北京市属市管高校人才强教计划“域外学术文化与中国比较文学”学术创新团队核心成员均有博士或博士后学术背景,包括王柯平教授(负责人)、邱鸣教授、张洪仪教授、唐晓敏教授、袁宪军教授、胡继华教授、刘燕教授和杨平副教授。

简介

本所现有客座教授17人:许渊冲教授(北京大学)、严宝瑜教授(北京大学)、李希凡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乐黛云教授(北京大学)、童庆炳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聂振斌与滕守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杜文棠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所)、高建平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国外的著名学者有:Prof. David Cooper(英国杜伦大学), Dr. Nick Bunnin (牛津大学中国学术研究所), Dr. Alison Denham(英国牛津大学圣安尼学院),Prof . Richard Lynn(加拿大多伦多大学),Prof. Karl-Henz Pohl(德国特利尔大学),Prof. Albert. A. Anderson(美国波士顿巴布森学院)等。

本所现有2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美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2007年正式招生。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的研究方向为:比较诗学与美学、比较文学与文化、欧美文学与文论。美学学科的研究方向为:西方美学与诗学、比较美学与美育学、中国古典美学。以上两个学科的专业课程突出英汉双语教学,注重经典学术著作的细读,讲究严格的学术训练。

本所在学科建设方面注意学科发展重点,凝炼学科研究方向,突出以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核心、以美学、文艺学为两翼的学科建设发展格局。比较文学学科以北京市属市管高校人才强教计划“域外学术文化与中国比较文学”学术创新团队为学科发展的平台,吸纳本校相关学科的优秀人才共同打造科研团队,为学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所实行开门办所的方针,与国内外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美学室、文学所文艺理论室、外文所理论室建立了密切的科研协作关系和良好的互动机制。

本所前身最早是1994年成立的中外文化研究中心,2001年4月改建为跨文化研究所,旨在依托我院外语优势,进行不同层次的跨文化比较研究,提升本校学术水平,扩大跨学科、跨单位之间的学术对话与交流,致力于东学西传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2005年易名为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所,旨在突出学科建设的重点与特色。2005年同时申报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和美学专业两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2006年初得到国务院学位办的正式批准。

本所成立以来,先后邀请国内外的著名学者讲学20余次,其中有美国《美育杂志》主编Ralph Smith、中国社会科学院叶秀山和台湾学者陈鼓应等。先后举办了“比较文学与跨文化交际学”全国学术研讨会;“美学与文化”北京学术研讨会。2002年10月举办“美学与文化:东方与西方”国际学术研讨会,有15个国家和地区100多名学者参加了这次美学盛会。2003年11月上旬,本所与克莱蒙特研究生大学美国过程研究中心合办的“全球化时代过程思想与教育改革国际学术会议”,在美国的大学城克莱蒙特市顺利举行,取得良好的国际学术交流效果,《世界文化论坛》等报刊对此会作了相关报道。2004年主办了“实践美学的反思与展望”学术研讨会和“比较诗学:跨文化视野中的中国问题意识”学术研讨会,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颇大的影响。

近年来,本所专职研究人员共出版学术专著13 部,译著14部,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目前承担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省部级和院级科研项目共计20余项。其中《理想国的诗学研究》、《走向跨文化美学》、《中唐文学思想研究》、《文化幽怀与审美象征》、《康德与中国现代美学思想》、《后现代语境中伦理文化转向》、《现代批评之始——艾略特诗学研究》、《中国人的生存智慧》(英文)等学术论著,在国内学术界引起了积极的反响。《走向跨文化美学》于2004年获得北京市第8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理想国>的诗学研究》获得2006年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另有5部专著与部分论文先后获得院级科研成果奖。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2:5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