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北江彭氏 |
释义 | 简介北江指湘西酉水,酉水是沅水的重要支流。沅水自辰溪以上,包括各个支流称南江;酉水及其支流称北江。北江彭氏即指分布于湘西酉水流域的土家族彭氏,是土家族大姓之一。 氏族源流北江彭氏进入酉水流域可追溯到五代后梁初年。后梁开平三年(909),来自江西的吉水彭氏在彭玕、彭瑊兄弟的带领下投奔南楚,楚王马殷为子马希范娶彭玕之女为妻,上表中原朝廷,封彭玕为郴州刺史、彭瑊为辰州刺史,对此二人非常倚重。 当时的辰州西部乃是唐代羁縻州——溪州。溪州为当地蛮酋所控制,并未归顺马楚政权,史载“唐季,蛮酋分据其地,自署刺史”。彭瑊入主辰州后向马殷主动请缨,愿为南楚开疆,征服溪州,于是马殷于后梁开平四年(910)命彭瑊兼领溪州刺史。彭瑊从此向溪州腹地积极渗透,逐步清除了当地蛮酋中吴著冲等人的势力,最终控制了整个溪州。彭瑊死后,辰州刺史一职由他人继任,而其子彭士愁(903—956)因父亲拓边有功,堂姐(即彭玕之女)又是“治家有法”的楚王正室秦国夫人,得以承袭溪州刺史之职。 楚王马希范即位后常对彭氏治下的溪州征收苛捐杂税,引起彭士愁的不满,这种矛盾在秦国夫人彭氏生前还得以调和,然而天福三年(938)十二月,这位“貌陋而治家有法”的彭夫人去世,彭士愁与马希范的矛盾随之激化。次年(939)八月,彭士愁宣布脱离马楚统治,并率领锦、奖、溪三州诸蛮上万人,进攻楚国的辰、澧州。九月,楚王派刘勍、廖匡齐领五千人反击,著名的溪州之战爆发,十一月,彭士愁败退溪州。 天福五年(940)正月,彭士愁向楚国请降。双方谈判后,缔结盟约,在今永顺县会溪坪铸立溪州铜柱,确定溪州刺史由彭士愁家族世袭,承认了溪州的半独立地位。从此彭姓正式在酉水流域扎下根来,并成为日后永保土司的先祖,开创了彭氏湘西土司王朝近八百年的基业。 历史记载晋天福中,马希范袭父业,据有湖南。溪州刺史彭士愁等,以溪、锦、蒋州归马氏,立铜柱为界。宋建隆四年,慕容延钊平湖湘,知溪州彭允林、前溪刺史田洪赞等列状归顺,诏仍其官,父死则以其子继之。 彭氏世有溪州,州有三,曰上、中、下,又有龙赐、天赐、忠顺、保静、感化、永顺州六,懿、安、远、新、给、富、来、宁、南、顺、高州十一,总二十州,皆置刺史。而以下溪州刺史兼都誓主,十九州皆隶焉,谓之誓下州。誓下州将承袭,都誓主率蛮酋合议。 彭氏自允殊、文勇、儒猛相继为下溪州刺史。天禧中,儒猛叛亡,辰州发兵捕之,执其子仕汉等归京师,儒猛降,授仕汉殿直,处之西京,後辄遁归。天圣初,以状白辰州,自言父老兄亡,潜归本道,愿放还家属。诏徙其家京师,舍以官第。未几,儒猛言仕汉逃归,引群蛮为乱,遣别子仕端等杀之。朝廷嘉其忠,降诏奖谕。自咸平以来,始听二十州纳贡,岁有赐,蛮以为利,有罪则绝之。 熙宁初,天子方用兵以威四夷,湖北提刑赵鼎言陕州洞酋刻剥无度,蛮众愿内附属,辰州布衣张翘亦上书言南、北江利害,遂以章察访湖北,经制蛮事。北江诸蛮隶辰州,在黔之西南,阻五溪,汉黔中地,为羁縻州三十六,而下溪州为大,彭氏世居之。南江诸蛮,自辰州达於长沙,各有溪峒,本唐郡县,五代失守,诸酋分据其地,曰叙、曰峡、曰中胜、曰元,则舒氏居之;曰蒋、曰锦、曰懿、曰晃,则田氏居之;曰富、曰鹤、曰保顺、曰天赐、曰古,则向氏居之。既经制,於是南江之舒氏、北江之彭氏、梅山之苏氏、诚州之杨氏相继纳土,创立城寨,使之比内地为王民,置沅、诚二州。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