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图·像思维与佛学》之序 |
释义 | 《图·像思维与佛学》之序 虚即实,实即虚,亦虚亦实,即虚即实。 色即空,空即色,亦色亦空,即空即色。 图即像,像即图,亦图亦像,即图即像。 阴即阳,阳即阴,亦阴亦阳,即阴即阳。 凡起心动念,皆生善恶、虚实、色空、阴阳、图像。 缘起性空,直指心性,放下立成,解悟脱颖。 今佛光兄,凝古今佛理述图像,聚东土诸法注风水,取诸物则随性而率真,感万事则顺理而兹明。 余甚欢喜赞曰: 领五台之灵颖兮驻文殊, 处峨嵋之伟慧兮颐普贤, 安九华之敦祯兮雍地藏, 妙普陀之旷阔兮融观音。 皆如如不动,无所从来。净密相证,禅乘相应。 十万大千皆佛景,不住生心印佳音。 若心动境转,即得图生像, 若意能应理,即得像忘形, 若神能感物,即得态忘性, 若力能拨障,即离智得势, 若知能同惑,即慧眼始生。 故:形定态生,场呈灵应;势呈道生,悟启慧应。 谒曰:即空即了,即空空了,即了即空,空即了了。 真空妙有,十方从应,即凡即圣,一念铸成。 是谓序 易罡乙酉岁末撰于聚势斋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