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公大史”铜方鼎 |
释义 | 西周早期,盛酒(水)器,通高17cm,黄陂区鲁台山出土。 立耳,平底,四柱足。器底四角出扉棱,外壁文饰前后对称,上腹部饰双尾龙纹,龙首具中,左右两尾分列曲卷。下腹部饰69枚乳丁纹,纵横排列呈凹字形。内壁铸有:公大史乍姬口宝尊彝“九字铭文。方鼎以双尾龙纹和乳丁纹作主要装饰,长浅腹,四角上有扉棱,与传世青铜器中的“作册大方鼎” 、“亚 父丙方鼎”相类,具有西周时期青铜器的特征。方鼎以双尾龙纹为主体文饰。双尾龙纹,又称“双身龙纹、双体龙纹”。就是以龙头为中心,躯干向两侧展开,呈带状,因而躯体有充分展开的余地,实际上是龙的整体展开的对称图形。盛形于商末周初,是青铜器上常见的文饰。 现藏于武汉博物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