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当代汉语写作的世界性意义”国际研讨会暨首届博雅文学论坛 |
释义 | 会议信息2010年10月29日至30日,“当代汉语写作的世界性意义”国际研讨会暨首届博雅文学论坛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召开。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杨河等人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国内外近百名学者与作家参加了此次会议并做不同专题的发言。 会议主旨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在经济上取得的成就吸引了世界的关注。中国如何在文化上给予当今世界提供更多的精神资源,则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当代中国文化如何构成当今世界文化中最有活力的部分,也成为中国及世界知识分子关心的问题。 汉语文学写作无疑是中国当代文化中富有活力的部分。只是,汉语写作一直未能在国际上获得充分重视,一直被区隔于当代世界文学视野之外。相比较如此庞大的西方文学在中国的影响,当代中国文学在世界上的影响相当有限,而且因为信息的不对称,遭致不恰当的评价。当代汉语文学的艺术价值如何评价?汉语文学放在世界文学体系中如何定位?汉语文学是否始终在世界文学体系之中?它的世界面向如何展开?所有这些问题,都成为21世纪初中国文学家必须面对的问题以及勇于承担和开拓的事业。 本次会议主旨在于,推进当代汉语文学与世界文学界的对话,拓展阐释当代中国文学的学术视野,打开阐释中国当代文学的话语空间,从而最终推动中国当代文学在世界的影响。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中文系 《人民文学》杂志社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 清华大学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中国作家》杂志社 《文艺报》社 与会人员专家组李敬泽(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 莫 言 (著作作家) 刘 康 (美国杜克大学教授) 王 宁 (清华大学比较文学中心主任) 曹文轩(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南 帆 (福建社会科学院院长) 孙绍振 (福建师大教授) 刘震云(著名作家) 张旭东 (美国纽约大学教授) 许子东 (香港岭南大学教授) 陈众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所所长) 孙 郁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 雷 达 (中国作协创研部原主任) 阎连科 (著名作家) 王一川 (北师大艺术学院院长) 谢有顺 (中山大学文学院教授) 贺绍俊 (沈阳师大特聘教授) 蒋朗朗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主任) 龚鹏程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孟繁华 (沈阳师大文化研究所所长特聘教授) 张未民 (《文艺争鸣》主编) 吴 亮 (《上海文化》主编) 谢 冕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张清华 (师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王家新 (著名诗人,人民大学文学教授) 王光明 (首都师大文学院教授) 杨小滨 (台湾中研院研究员) 刘正忠 (著名诗人,台湾清华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臧 力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张 柠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贺桂梅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许金龙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黄子平(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张学昕 (大连理工大学中文系主任) 张颐武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许维贤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副教授) Dr Biljana Dojčinović (塞尔维亚Univerzitet u Beogradu副教授) 邵燕君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张燕玲《南方文坛》 邱华栋 (著作作家) 春 树 (青年作家) 盛可以 (青年作家) 魏 薇 (青年作家) 学生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40余名研究生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