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YANOR
释义

YANOR钻石简介

YANOR钻石是来源于比利时的仿钻艺术品,她的主要成分是最顶级的瑞士钻,从她刚出身的时候便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当年亲手参与YANOR钻计划的设计师们便说YANOR钻不单只是像真钻那么简单,她代表的是一种生活品味和积极乐观的态度。

YANOR钻石的开采

市面上或许有人听过或者买过某些镀膜的人工钻石,而YANOR钻不采用镀膜工艺,完全用最严格的物理方法配合现代高科技工艺生产而成,其火彩和颜色不会受到外界的影响而褪色失光,经过清洗后又和新的一样流光溢彩,理论上说YANOR钻可以保用100年,为什么YANOR钻可以做到如此出色呢,这就要先从她的开采和加工说起。

YANOR钻从最初的选料开始便非常严格,由于需要带有天然色泽和切割后超强的折射率,所以一般的筛选比率是1000:1,即1000KG(1吨)的晶体原料中符合YANOR钻要求的通常不超过1KG。

选料完成后就被送往专门加工天然南非真钻的一流切割工厂进行专线加工。加工时的损耗非常大,因为YANOR钻毕竟不像天然钻石的硬度那么高,所以在天然钻石的切割、打磨、抛光生产线上会产生大量的废品,而剩下的成品在最后一道产品QC检测时往往只有30%的通过率,这样严格的要求被工厂师傅称之为“极其苛刻,和最好的天然钻石的生产流程不差上下”。

YANOR钻石的推荐

YANOR钻采用的是真钻级别的3个EX的顶级完美切工,精选上等矿料切割而成。圆形的YANOR钻目前依然采用最恒久也最经典的57刻面真钻切割方法,八心八箭的完美对称在YANOR钻身上只是最基本的要求而已,更高的要求是近乎于苛刻的要求:比如钻石的每一个面的比例和每一个角度的大小,YANOR钻都做了非常严格的规定,甚至每一个棱角的汇集都必须分毫不差,这样的要求造就了YANOR钻与生俱来的尊贵身份,她看上去仿佛具备天然真钻才有的金刚光泽、晶莹剔透、火彩四溢。

而较常见的YANOR钻又分为D色和I色两种,这里主要跟大家推荐I色的YANOR钻,她具有天然钻石独有的淡淡的微黄色,其火彩比D色的强很多,戴在手上,那不时跳跃的火彩闪光放佛在向世人宣告其身份的特殊。

在户外凝视YANOR钻时,你会惊讶物理光学的奇妙之处,变幻莫测的各种颜色就那样活生生透过金刚石一般的表面弥散出来。

YANOR钻石的技术资料

普通的爱好者看到这里可以打住了,因为基本上已经对YANOR钻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但肯定还有些人觉得想了解得更多一些,那我们可以稍稍透露YANOR钻的部分可公开的内部资料。

很多选购过天然钻戒的朋友可能都听过GIA证书,这是世界范围内最权威的钻石证书,那么很多人会把GIA证书中列举的Finish(修饰度)里的两个指标Polish(抛光)和Symmetry(对称性)的评价看做是评价GIA裸钻切工质量的标准,甚至很多客户将“八心八箭”作为考量好切工的标准。

其实,这并不全面和科学。

切工的好坏,除了在Finish(修饰度)上明显的标注外,最重要的其他指标是Measurements(尺寸)、Depth (全深比)、Table(台宽比)、Girdle(腰厚)这几个指标也是至关重要的,甚至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比Finish(修饰度)里的2个指标更加重要。但是一般来说,大多数客户能看懂并关心的是修饰度里的评价,这也不能完全怪客户不专业,而是鲜有一家钻石销售商将这些内部资料教给客户,因为太过专业的知识只会让客户感觉头脑发张。

一个钻石的切工好坏,最关键的是是否出火,也就是光线是否完美的穿过钻石折射出来七彩的光芒。

而这个光芒的来源并不是单靠修饰度来的,直接与钻石的各个部分比率有关系,正如我们挑选模特要标准的身高和三围一样,如果比例失调,就会大大的影响其外观甚至价值。

首先我们来认识钻石的各个部分,以圆钻琢型为例:

1.Table就是台宽比,是指钻石最上一层面的宽度÷钻石腰围平均直径×100%;

2.Depth 就是全深比,是指钻石的高度÷钻石腰围平均直径×100%,全深比也是Crown冠高比+Pavilion亭深比+Girdle腰厚;

3.Crown就是冠高比,是指冠部高度相对于平均直径的百分比,冠高比=冠部高度÷钻石腰围平均直径×100%;

4.Pavilion就是亭深比,是指亭部高度相对于平均直径的百分比,亭深比=亭部高度÷钻石腰围平均直径×100%;

5.Girdle就是腰厚,是指钻石的腰的厚度,一般是文字描述,薄到中等或者中等到厚等;

6.Measurements就是尺寸,是指钻石的腰围最小直径-最大直径×高度,单位毫米;

7.Culet就是底尖,是指钻石最下面那个尖顶,有的钻石是有底尖的是58面,无底尖的是57面,一般很大的钻石比如上2克拉的钻石都有底尖,以免损坏;

好,这些数据的来源我们大概有了个了解,那么,是它们中的什么在影响钻石的火彩呢?我们先来看看钻石火彩的成因。

当一束白光通过钻石,如果它首先经过钻石的台面进行反射,然后在钻石内部折射,最后完全通过钻石台面折射出去,那么就会把白光分解成七色光,而主要波长的颜色是红、蓝、黄色,所以我们肉眼看一颗很好切工的钻石时,可以感觉到从钻石里发出的七彩光芒,并以红、蓝、黄色光芒为主,转动时可以看到如彩虹一般的光芒。完全折射的光让钻石感觉到非常晶莹透亮,光芒四射,充满魅力。

而当钻石台面过小,亭深过大时,光会在经过一次折射后从另一端的亭部逸出,从而让钻石显得暗淡无光;而钻石台面过大,亭部过浅,光线未经折射就已经直接从钻石亭部漏出了,当然不会反射出七彩的光芒。

理想切工是大部分的光线从台面进后经过内部折射从台面出,最完美的切工就是完全一光不漏的理想反射,当然这是一种理想状态了,未必那么苛求。

现在我们知道了,这些比率其实是影响光在钻石里的路径,而光的路径就直接影响钻石的火彩,所以它们的数据如何才是标准,这点至关重要。现在我们来看看我们国家的标准是什么。

国标的“一般”相当于于国际上的“Good”,“好”相当于国际上的“Very Good”,“很好”相当于国际上的“Excellent”

在GIA的标准中,美国人的喜好是在很好范围内偏小一点的台面出火更好一些。

而我们平时来判断钻石切工的修饰度评价,到底修饰度是指什么东西呢,是什么标准来评价的好与坏呢?现在为大家解答这个疑问。

修饰度分级,这里用中国的标准和大家解释一下,因为相对于GIA标准来说更为简单和容易理解。

1.修饰度级别:在10倍放大镜下分为:很好、好、一般三个级别

2.影响修饰度的要素:

A.钻石刻面留有抛光纹;

B.钻石腰围不圆;

C.冠部与亭部刻面尖点未对齐;

D.刻面尖点不够尖锐;

E.同种刻面大小不均等;

F.台面和腰部不平行;

G.腰呈波浪形.....

很多客户想要八心八箭的切工,认为唯有它才是好切工,看了这个修饰度之后,你看明白了吗?为什么一些评价为good的钻石也有八心八箭效应,那是因为修饰度里的B、C和E这三个参数!只要这3个参数基本符合,就基本可以出现八心八箭效果。所以这也正是GIA为什么并不重视八心八箭的原因,因为这个特殊效应只是切工里的一个辅助参数里的三个小辅助参数的条件,而并不能代表钻石的全部切工!

总结

YANOR钻成品正是全面应用GIA完美切工的标准来切割,从而产生如此理想的光芒和火彩,这也正是现代精湛工艺向传统行业的一个丰厚的回馈,当一件产品被当做艺术品的高度来严格要求的时候,她带给我们的是一种视觉和精神上的美好享受。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3: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