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北代舍村 |
释义 | 北代舍村位于德清县钟管镇东部,南与士林镇相邻,东与新市镇、湖州市郊千金乡接壤,北与千金乡相交,西与三墩村、青墩村相连。距钟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3公里,距县城20公里。沿洋溪港边,水陆交通颇为方便。 村况简介1992年有8个村民小组,273户,1093人。有水稻田853亩,桑地423亩,鱼塘150亩。以水稻为主,蚕桑、水产、畜牧兼营。有村办企业3家。1987年被评为县级文明村,1992年被中共德清县委、县人民政府命名为红旗村。党支部自1981年以来7次被评为县先进党支部,1988年被中共湖州市委评为先进党组织。 村办企业在1978年以前是以经营传统农业闻名的先进村。但只能围绕"吃饭靠种田,挣钱靠养蚕"的圈子转。村级经济比较薄弱,农户生活水平难以提高。1979年7月,在原畜牧场简陋房屋开始办起综合厂,当时仅有资金1万元,条件十分艰苦,村民们称:“畜牧场里办工厂,油毛毡里建厂房,猪棚当作办公室,搭个草房作门房。” 1981年筹建德清县冷轧带钢厂,至1992年总产值达1087元,实现税利105万元、有固定资产116万元,年产量达5970吨。产品有厚薄各种规格型号冷轧带钢,销往新疆、广州、无锡、宁波、杭州等地。1982年,厂技术人员被聘去内蒙古一家冷轧厂作技术指导。此后先后为无锡、苏州、桐乡、安吉等地有关厂培训冷轧技术人员,计87人次。1967年被德清县人民政府命名为“重合同,守信用”单位,多次被评为县级先进企业,技术进步先进单位。产品冷轧带钢1991年获县“金星奖”。厂长兼村党支部书记王子庆是省优秀企业家、湖州市人大代表、德清县劳动模范。 1987年建德清县铰链厂,为民政福利企业。生产2.5寸、3寸、4寸3个规格合页(铰链)。1992年总产值达94万元,实现利税10万元,有固定资产36万元,产品销往中国各地。1990年下半年筹建德清县高频焊管厂,1991年4月正式投产。生产圆型钢管和方型钢管,远销江、浙、沪等地,供不应求。1992年年产钢管2910吨,总产值627万元,实现税利52万元,有固定资产115万元。产品1991年获德清县“金星奖”。 村办企业的发展为村解决剩余劳动力218人,增强了集体经济,兴办了村社会福利事业,增加了村民收入。1992年,企业职工发放工资57万余元。 传统产业桑园是北代舍村村民的“摇钱树”。自50年代起,北代舍村就狠抓培桑、改桑,使桑园生产迅速发展。60年代初,北代舍妇女在改桑、培桑中成绩显著,“东村十九嫂”当时闻名全县,受到全国妇联表彰。全村因蚕桑高产,1964年被省人民政府评为蚕桑生产先进单位,1987年被湖州市人民政府评为蚕桑生产先进集体。是中国蚕桑高产村之一,省内外参观团络绎不绝。北代舍村是省农科院挂钩单位,被省农业厅列为“蚕茧丰收活动示范中心方”。1965年就达到桑园亩产超过百斤茧(139斤),1972年亩产蚕茧209斤,1986年亩产蚕茧302斤;1992年亩产蚕茧高达404斤,总产蚕茧1720担,人均产茧157斤,出售茧款总收入达72.55万多元,人均蚕茧收入664元,占农户总收入的41.5。为进一步发展蚕桑生产,近几年来,村购置2台消毒机,对全村实行统一消毒;建立双苗场16亩;并对成片改桑进行资金补助。1992年为提高蚕茧产量,解决农户“缺技术、缺劳力、缺房屋”的困难,村投资12.5万元,新建10间共育室,为村民小蚕共育、高产技术推广、提高蚕茧产量奠定基础。 北代舍村在抓好蚕桑生产的同时,对农业生产增加投入。近年来,共投入资金35万余元,水利设施和农田基本建设改善,农电线路已达标准化。1992年,粮食总产量达559吨,工农业总产值达1952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45万元,工业产值1807万元),创税利165.69万元,人均收入1610元。此外,水产、畜牧、副业等都有不同程度发展。 精神文明村党支部、村委会重视教育。1988年投资16万元,新建二层教育楼9间,建筑面积达521平方米,包括操场占地总面积达940平方米,建成一所完全小学,附设双语幼儿园。全村已输送大学生5名,中专生12名。社会风气好,村民都能做到自觉学法、自觉守法,相互监督,齐抓共管。尊老爱幼形成风气。1992年成立老年协会,建造老年活动室2间60平方米。120多位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自1985年来,一直是县计划生育“三无一好”村。 村修建桥梁5座,浇筑水泥路6726米,公路通到村,水泥路通到户。全村兴建自来水塔2座,家家户户吃上自来水。新建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商业区,内设有副食品、饮食、理发、化肥农药等代销商店。现正在建设可容纳60个摊位的农贸市场。 造林蓄材北代舍村山地资源丰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土壤肥沃,发展林业条件优越。1973年前,山地资源没有得到很好利用,大部分山地成了社员割草山、放牛场。1973年10月,县林业局组织村干部赴湖南省会同县等地学习大办林业基地的经验后,创办村林场。1974年春,村干部率领社员,苦战1个多月,开垦荒山300余亩,成片种植杉木林,取得初步成效。1975年在开的有10个县参加的山林工作会议上,介绍了发展村级杉木基地的经验。1973~1976年,全村共投工3.44万个,耗资10.5万元,营造杉木基地林1149亩。 基地林郁闭后,林场仅留5个护林员划片包干护林,由村统一疏伐,处理产品。1983年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后,山林仍由村集体统管,林场建立“四定一奖”护林责任制,即定范围、定人员、定责任、定报酬,将山林分成五片,护林有功者奖。山林责任制的推行,有效地制止了偷窃树木,乱砍滥伐林木现象。至1989年,杉木林的总蓄积量达5385立方米,价值226万元,连同近年疏伐收入16万元,总价值242万元,相当于1974年至1989年造林、管护总投资12.1万元的20倍。扣除费用开支,平均每亩增值124元,为原来割茅草收入的27倍。1990年全村林业用地2126亩,其中用材林1393亩(内松木林275亩、杉木林1118亩),生态林252亩,竹林222亩(内毛竹144亩、杂竹78亩),经济林124亩,灌木林135亩。1992年杉木林达1230亩,毛竹205亩,柴山815亩,是年林业收入10万元,比上年增加8万元。发展杉木基地,不仅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杉木成林后,既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还能挡风防寒,调节气温,成为农业丰收的天然屏障。1973年以来,历届村党支部都很重视对杉木基地的培育管理。1992年,居炳华接任村党支部书记后,进一步加强对杉木林的管理,继续做好护林、施肥、疏伐工作,促使杉木林“三个效益”进一步提高。 北代舍杉木林基地建设,得到县级机关部门的有力支持。1979年3月12日植树节,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领导和机关干部、学校师生等1300余人在西峰坝等地义务植树1万多株。现长水公路西峰坝段公路两旁高大、挺拔的意大利杨树,都是1980年至1987年历年植树节中县级机关干部植下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