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北大荒版画
释义

北大荒版画是我国版画的一个重要流派。无论是在创作体裁与手法上都有很大的创新,带动我我国版画艺术的发展,成为我国三个最重要的版画流派之一。

北大荒版画简介

什么是北大荒版画?

北大荒版画艺术特点

北大荒版画的作品以北大荒的自然风光与下乡青年的劳作与生活为主。改变了我国木刻以黑白为主要色彩的艺术表现手法,更多地使用色彩作为主要的造型手段,增强了套色版画的艺术感染力,开创了我国现代创作版画风格流派的新格局。北大荒版画家采用层压胶合板作为木面木刻的版材,使北大荒版画多数作品的画幅尺度动辄达到数千平方厘米,与传统的“小版画”不同,令观赏者感受到更加强劲的视觉冲击与心理冲击。

北大荒版画代表人物

代表人物:晁楣是北大荒版画的公认的画派领军人物,创始人之一。一九三一年生。山东菏泽人。擅版画。美协黑龙江分会。

北大荒版画的发展历史

发展历史: 1931年出生于山东菏泽。1958年从部队转业后参加北大荒军垦并致力于版画创作,成为北大荒版画的创始人。1962年调至黑龙江省美协任专业画家。1988年获优秀中青年专家特殊贡献奖,1990年获日本日中艺术交流中心贡献奖,1991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2年“晁楣版画艺术陈列馆”在山东菏泽正式开放,1996年获“鲁迅版画奖”。现任黑龙江省版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版画家协会副主席。曾在60多个国家展出,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山东、江苏、辽宁、四川、黑龙江等省级美术馆与博物馆,法国国家博物馆,欧洲木版基金会,日本神奈川现代美术馆等机构收藏。出版《晁楣作品选集》、《晁楣版画近作集》、《晁楣版画》,《画境中的审美轨迹》、《画内画外》等文集。代表作有《第一道脚印》、《北方的九月》、《荒原之夜》、《北方的早晨》等。

北大荒版画各个时期的特点介绍

北大荒版画的作者群体和作品特点大致可从时间上分为三个时期,1958年至1968年为第一时期,1968年至1978年为第二时期,1978年至1988年为第三时期。

第一时期

1958年,以十万转业官兵开垦北大荒为背景而产生了第一代北大荒版画的作者群体和北大荒版画作品。晁楣,张作良,张祯祺,杜鸿年,张路等是这一时期的主要作者,北大荒版画就从他们手里诞生,他们这一时期的作品就是原汁原味的北大荒版画,这些版画的特点就是北大荒版画的特点,这些版画的风格就是北大荒版画的风格,这些作品是北大荒版画的标准作品。

第二时期

1968年以百万知识青年奔赴北大荒的广阔天地为背景而产生了第二代北大荒版画的作者群体和北大荒版画作品。此时的北大荒还存在,百万知识青年和十万转业官兵虽然不同,但群体上和生活上又很相似,其北大荒版画的作者群体中又没离开北大荒的第一代作者如郝伯义,李亿平,杨凯生等,因此这一时期的作品不失北大荒版画的特点和风格,只是画面尺寸更大,场面更大,色彩更丰富,色版造型更大胆,因其造型力求精确,多少失去了粗犷拙雅的效果,因此有时被称为新北大荒版画。这一时期的主要作者还有赵晓沫,赵仁,刘荣彦,周胜华,张朝阳,陈玉平、李璞等。这一时期的北大荒版画作品在特定历史环境下,也有一些迎合当时政治环境所创作的主题性作品,题材上脱离了北大荒版画表现现实生活的特点,但总体上继承了北大荒版画的全部特点,在当时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和辉煌,1974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二十五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展出的全部430件美术作品就有北大荒版画作品20幅,占全部展出美术作品的4.6%。占全部展出的版画作品中的14.5%。

第三时期

1978年至1988年为第三时期,这时的北大荒已经变成了北大仓,产生北大荒版画的特定历史,特定的环境,特定的人群,特定的生活都发生了质的变化。这一时期北大荒垦区的版画作品及以后的作品,明显受国外,特别是日本版画的影响,除保留北大荒版画特点和风格的作品外,许多是制作精细,夸张变形,采用柔和的水印和丝网印制,给人一种甜美轻松浪漫优雅的艺术感觉的力求完美的版画作品。这些版画已和北大荒版画有了明显差别。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9 7: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