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REBT |
释义 | 美国认知疗法流派中的一支。由艾理斯(Albert Ellis,1913~)创立,原来称理性——情绪疗法 在1993年,艾里斯将其改名为理情行为疗法。 中心思想:对理性认识在人的生活之中作用的强调。 理论: 1、人性观:认为人生来具备理性和非理性两种思维。理性思维使人珍惜生命,通过思考和学习推动行动,迈向实现人生理想和生活价值目标,推动人使用语言表达自己,与他人沟通并建立亲密关系,在爱中生存发展,因而心情愉快;非理性使人迷信固执、自怨自艾、缺少涵养、盲目冲动、对人对己十全十美,对环境对他人要求过高,难于与人建立和谐关系,在孤独和苦闷中生活。 2、理情治疗模式: A →B →C ↑ D A:activating event 指发生的事件 B: belief 指个人对事件所持的信念 C:emotional consequence 信念引起的情绪后果 D:disputing intervention 指劝导干预即治疗 3、他认为:心理行为异常原于错误的观念。 1)人有“庸人自扰”的倾向,人常为情绪困扰,而且多半是内生的; 2)人有思考能力,但思考问题多表现损己害己的倾向; 3)单凭想象即可形成观念,这些观念常把人带入愈想愈烦恼的境地; 4)人有自毁的倾向,也有自救的能力,转化前者为后者,即为治疗。 艾里斯认为西方社会存在的11种非理性信念: 1)绝对要获得周围人尤其重要人物赞许 2)要求自己是全能的,人生各阶段有成就 3)世界上有许多坏人,对他们应该歧视、谴责、惩罚 4)当出现不如意时就有大难临头感觉 5)人生责任、压力太重,要设法逃避现实 6)人的不愉快是环境造成的,人无法克服 7)对危险和可怕的事应高度警惕,随时准备他们发生 8)以往的经历决定现在的行为,无法改变人 9)总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人依附 10)为他人的问题伤心,这样才使自己情感得以寄托 11)人生每一个问题都要有一个精确答案和完美解决方案,一旦不能,就十分痛苦 所以他建议建议培养如下兴趣、态度与信念: 建立自我观念、尽力但不苛求 培养社会兴趣,欣赏别人的帮助也愿意帮人 学会独立自主、与人合作 容忍别人的缺点 养成开阔胸襟接纳未定世界 愿为义务奉献 有个人主见 敢于适度冒险 不做虚无论者 培养科学的思想 理清行为疗法的操作程序: 反省挥之不去的痛苦 分析现有信念是否合理明确 指出不合理之处 逻辑推理推翻不合理 导致后果为例鉴 合理思考替代不合理思考 作业巩固 学习合理的信念方法取代不合理信念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