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豹纹变色龙
释义

简介

豹纹变色龙源自于温暖而潮湿的非洲马达加斯加岛(Madagascar),主要分布于北部、西北部、东北部和东部的近岸低地、邻近小岛等地。英文俗称Panther Chameleon,正式学名为Furcifer Pardalis,属于马达加斯加属(Furcifer)。豹纹变色龙有时被称为“七彩/彩虹”(Rainbow),但这个名称初时用作特别指不同色系混种的后代(Hybrids),混种的豹纹身上颜色比纯种的多,但间纹和颜色分布比较乱。

外形特征

成体雄性吻尾长(Snout-Tail Length/STL)约30~52cm、体重约90~180g。雌性比雄性较细,吻尾长一般不超过33cm、体重则约90~120g。

雄性除了体型较长大外,头冠(casque)也较雌性明显,雄性吻尖有一个较明显"像铲一般" (shovel-like)的角状突起物延伸至眼部两侧。半成体和成体比较容易分性别,雄性肛门连接尾巴部份较肿胀。幼体(少于3~4个月大的)因阴茎(hemipenis)还未完全发育,一般很难分别,但有经验饲养者则可猜出。

所有雄性豹纹身上均有一条白色横纹,不同地区(locales)的雄性豹纹颜色多数有明显分别,可靠身上的颜色来分别出它们,故此可用它们的来源地来区分不同的豹纹变色龙。我们所说的Ambanja、Nosy Be、Ambilobe、Tamatave就是发现该种豹纹的地方。

但雌性豹纹则很难分别,因为它们的颜色差不多都一样(怀孕时更甚)。雌性平静时是灰色(gray)、褐色(brown)或淡绿色(light green),有部份雌性也会有少许蓝色(blue)、绿色(green)和紫色(purple)在头部,横纹和垂直间纹都不是很明显,平常雌性豹纹适合繁殖时会变为淡橙色(pale orange)至粉红色(pink),但当它们怀孕或不想交配时,全身深褐色(dark brown)至黑色(black),身上垂直间纹变为深粉红(bold pink)至深橙色(bold orange),横纹有时也会变得很明显。虽然所有雌性豹纹的颜色也差不多,但它们仍然带有本身地区颜色的血统。

饲养方法

豹纹饲养方法和高冠差不多,一般温度应保持18~30℃,如温度低于30℃就应用加热灯。饲养环境湿度比较高(约70%或以上)。繁殖量远不及高冠,产蛋数量约15~50粒,而且孵化时间也较长(约150~360日)。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