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豹斑石豆兰 |
释义 | 简介英文名:Bulbophyllum colomaculosum Tsi et S.C.Chen 附生植物。假鳞茎聚生,卵形,长4厘米,直径1.5—1.8厘米,顶端具1枚叶。叶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15—20厘米,宽5—6.2厘米;叶柄长7—8厘米。花葶发自假鳞茎基部,直立,长1—2厘米;总状花序短,具1—3花;花直径2-2.5厘米,淡黄色,萼片和花瓣有栗红色密斑点,唇瓣有浓密的深红色斑,蕊柱黄色而有栗紫色蕊柱足;中萼片卵状椭圆形,凹陷,长2厘米,宽1.5厘米,具细粃屑 ;侧萼片斜卵形,基部着生于蕊柱足上,形成萼囊;花瓣近卵形,长1.3厘米,宽9毫米,部分着生于蕊柱足上;唇瓣舌状,基部贴生于蕊柱足上,长1.5厘米,宽6毫米,上部外弯,边缘有锯齿,具2条脊突从基部延伸到中部,中央有槽,被细乳突;蕊柱长5毫米,略具翅;蕊柱足长1.3厘米,离生部分长8毫米。 花期:6月。生境:生于密林中树干上;海拔达1700米。分布:云南南部。 形态特征假鳞茎聚生,卵形,长约4厘米,中部粗1,5--1.8厘米,常被残存的网格状鞘, 顶生1枚叶。叶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15--20厘米,中部宽5—6.2厘米,先端 钝,基部具长约7—8厘米的柄。花葶侧生于假鳞茎基部;花序柄粗壮,长1--2厘米, 基部具1枚松抱的鞘;鞘长约8毫米,先端锐尖;总状花序很短,具1—3朵花;花苞片宽卵形,长约1厘米,先端锐尖;花梗和子房黄绿色,长约4.5厘米,粗3毫米;花半张开,质地厚,黄色并且密布暗紫色斑点;中萼片卵状椭圆形,凹的,长约2厘米, 中部宽1.5厘米,先端钝,具8—9条脉,内面具糠秕状物;侧萼片斜卵形,与中萼片 等大,基部贴生在蕊柱足上,具明显萼囊,先端锐尖,具8条脉,内面具糠秕状物;花瓣近卵形,长1.3厘米,中部宽9毫米,先端急尖,基部约1/2贴生于蕊柱足上,边缘 具稀疏的齿,具5条脉;唇瓣上面红色,肉质,舌形,长约1.5厘米,宽约6毫米,先端钝,从中部向外下弯,基部两侧边缘具锯齿;唇盘从唇瓣基部至中部具2条龙骨脊, 中央具1条凹槽,被细乳突;蕊柱柠檬黄色,长5毫米,具翅,翅在蕊柱中部多少向前 隆起呈半圆状三角形;蕊柱齿不明显,先端近截形;蕊柱足紫色,长约1毫米,其分离部分长8毫米,与唇瓣基部形成活动关节;药帽柠檬色,尖塔状,前端边缘宽截形。花期6月。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