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暴风雨的记忆:1965-1970年的北京四中
释义

图书基本信息:

作者:北岛,曹一凡,维一编

出版社:生活·图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2-03-01

版次:1

页数:366

装帧:平装

开本:32

编辑推荐:

《暴风雨的记忆:1965-1970年的北京四中》讲述了一段铭心刻骨、悲喜交加,曾令一代人难以忘却的记忆,本书名为《暴风雨的记忆》也更好的印证了这个事实。本书集中了十八位作者,以北京四中这所全国知名重点高中为背景,采用叙述的形式将1966年--1970年“文革”期间在北京四中发生的历史,真实的揭示给广大读者。每位作者都从自己独特的角度,运用自己的独到的叙事方式,给世人还原了这段不堪回首的历史。通篇文字顺畅,生动真实,可以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让我们读着这本书,一同去体验那段暴风雨般的记忆吧……

内容简介:

北京四中是全国的重点中学,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校史。这所学校的特殊不仅建立在其高超的教学质量上,通过本书还可以看到它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后半叶更为独特的政治地位和作用。四中以拥有大批党政军高级干部子弟而闻名,由于他们家庭地位的特殊和特定时期社会对“革命后代”的期许以及“阶级斗争”理论的盛行,四中的学校风气和环境气氛也就大不同于其他中学。《暴风雨的记忆:1965-1970年的北京四中》就是当年那个特殊中学的学生对“文革”山雨欲来之际和暴风雨高潮时期的翔实记述:关于“血统论”、“出身论”的争议,曾经是当时的一个重要争论的中心,而一些鲜为人知的背后故事——如遇罗克和他的对立者的故事、“家庭问题研究小组”和《中学文革报》的内幕——却是第一次向公众披露;关于“破四旧”和抄家,“黑五类”和“红五类”在这个时候相见,其中的微妙,只有当事人才说得清楚;关于大串联,的确让参与者“经风雨、见世面”,过程之混乱、“革命形势”之匪夷所思,读起来就像编造的小说,但那都是真的……正如北岛在序中所说,记忆往往具有模糊性、选择性及排他性。但是,“历史的真实”就存在于不同的记忆的重合错位与对立中。这些曾经在“文革”暴风雨中心经过的人,用这种方式,将暴风雨中的记忆留下,或许这是对那个疯狂时代的细节的补充,从而为重新认识那个时代,提供线索和史料。通过这本书,可以对那个年代有更为切近和深入的认知及理解。那是整整一代人终生难忘而又不堪回首的青春年代,事实上也是对衍生出《七十年代》以至《八十年代》的那个“六十年代”的追溯。

作者简介:

北岛--赵振开,笔名北岛,北京四中六八届高一(五)班学生。一九六九年被分配到北京第六建筑公司当工人,后做编辑及自由撰稿人。一九七八年底他和朋友创办文学杂志《今天》,一直担任主编至今。自一九八七年起在欧美居住并任教。作品被译成三十多种文字,获得多种国际文学奖和荣誉。目前在香港定居,在香港中文大学教书。

曹一凡--北京四中一九六八届高一(五)班学生。一九四九年生于四川成都,在北京成长。一九六五年考入四中。一九七一年八月分配工作,做烧火工,先后做技术员、工程师、总工程师、有专利成果若干。一九八九年春夏之交工作与生活变动,此后在中关村经营电子科技公司。

黄其煦--笔名维一,北京四中一九六六届初三(一)班学生。一九六九年先赴内蒙古阿荣旗农村挑水种庄稼,后去云南西双版纳农场砍树栽橡胶。一九七二年回京闭门读书。一九七六年到北京故宫博物院看大门。“文革”结束后,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习,后到德国科隆大学继续研读。一九八九年后,至美国哈佛大学及德国法拉克福大学访学。现任职美国联邦储备银行。

目录

似水流年

昨夜星辰昨夜风

青春剑

“社教运动”与我

四中往事

我的“红色记忆”

亲历者的见证

风雨飘摇忆当年

为争取平等而斗争

走进暴风雨

读书声、风雨声

往事岂堪容易想

四申的“先生”

我的阅读与思考

一个七届眼中的四中

性压抑与政治中立

走在大潮边上

留在北京

前言

北岛的序

这是一本关于北京四中的回忆文字的结集。十八位作者曾是北京四中的学生,除白羽是七零级初中生外,其他均属所谓“老三届”,即一九六六年、一九六七年和一九六八年初中和高中毕业生。时间跨度大致从一九六五年至一九七零年,共五年左右。值得一提的是,一九六六年“文革”爆发时,“老三届”的年龄大约在十三岁到二十岁之间,正值青春年少。

北京四中是北京乃至全国最有名的中学之一,曾处在暴风雨的中心,在这小小的舞台上,展开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历史场景。这些回忆文字,正是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记述了这场暴风雨中的个人经历。有些叙述往往会溢出校园以外,因为暴风雨是没有边界的。

为了尽量容纳当年不同的视角和立场,我们特别选取了当年具有代表性或争议性的人物,同时也兼顾不同类型的角色,但由于种种原因,还是未能尽如人意。但愿今后会有更多的当事人加入进来,完成对这场暴风雨的共同记忆。

暴风雨过去了,如果连什么记忆都没留下,我们不仅愧对自己,也愧对我们的后代--幸好有了这本书。

精彩书摘

北岛--

文化革命爆发了。一九六六年六月一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社论,六月三日四中正式停课。听到这一消息,我跟同学一起在教室欢呼雀跃,但自知动机不纯:那正是我数理化告急的关头--期末考试在即……

八月四日,一个冒充红卫兵的“反动学生”在王府井被发现,带回学校,在操场上打得半死。与此同时,有二十多个校领导和老师被游斗,被学生们拳打脚踢;八月二十五日,以四中几个高干子弟为首,成立“首都红卫兵西城区纠察队”(简称“西纠”),接连发布了十号通令……

暴力随着暑热升级,到处是批斗游街抄家打人。北京城充满了血腥味。这就是臭名昭著的“红八月”,让人不寒而栗……

王祖锷--

“文革”爆发后,几名高干子弟被被团中央派来的工作组选为“校文化革命领导委员会”(简称“文革会”)的骨干成员,把“四清”后新组建的校领导赶下台,游斗并监督劳动……

不久,四、六、八中的高干子弟,在中山公园音乐厅举办了一场批斗市、区教育局和校领导的群众大会,包括“狗崽子”在内的三校师生均被“勒令”到场接受教育。批斗大会的主办者愤怒地声讨“黑帮分子”,指责他们破坏“四清”运动,压制打击“红五类”。“黑帮分子”不仅坐“喷气式”,还被强行下跪,饱受拳脚……

赵京兴--

一九七零年一月的一天晚上,我和陶洛诵在我姐姐家刚吃完饭,突然一帮我们学校的人闯进来,把我带走。到四中不久,来了几个警察,不由分说把我铐起来,塞进轿车……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6:0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