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报春图 |
释义 | 《报春图》是一副描述青天到来的美丽图画。创作者喻继高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等职务,在中国当代工笔重彩花鸟画上颇有成就。从《报春图》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蓬勃生机和新时代的昂扬诗情。繁盛、充盈、丰实、欢乐、光彩照人、典雅秀丽、风流蕴藉、活泼天真、雍容豁达、泱泱大度, 是此类工笔重彩花鸟画的基调和风格。 中文名:报春图 作者:喻继高 尺寸:50cm*100cm 作品鉴赏梅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花果,已有3000多年的应用历史。《书经》云:《若作和羹,尔唯盐梅。"《礼记·内 则》载:“桃诸梅诸卵盐”。《诗经·周南》云:“摽有梅,其实七兮!”在《秦风·终南》、《陈风·墓 门》、《曹风·鸬鸠》等诗篇中,也都提到梅。上述古书的记载说明,古时梅子是代酪作为调味品的, 系祭祀、烹调和馈赠等不可或缺东西至少在2500年前的春秋时代,就已开始引种驯化野梅使之 成 为家梅---果梅。1975年,我国考古人员在安阳殷墟商代铜鼎中 发现了梅核,这说明早在3200年筋,梅已用作食品。 观赏梅花的兴起,大致始自汉初。《西京杂记》载:“汉初修上林苑,远方各献名果异树,有朱梅,姻脂梅。”这时的梅花品种,当系既观花又结实的兼用品种,恐属江梅、官粉两型,而在梅子一边洒上红晕。西汉末年扬雄作《蜀都赋》云:“被以樱、梅,树以木兰。"可见约在2000年前,梅已作为园林树木用于城市绿化了。 《报春图》尺寸:50厘米*100厘米。《报春图》是喻继高1995年的作品,他的花鸟画典雅秀丽,雍容豁达,富有时代气息,是对大自然的讴歌,对生活的赞颂,对美和爱的咏叹,这些画能唤起人们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热爱乡土、热爱人民的美好感情和高尚情操。《孔雀图》是明末清初八大山人(朱耷)的作品,它讽刺了当时地主阶层屈膝求荣,投靠新主子的奴才丑态。《五牛图》是唐代韩滉的名作。表现农耕时代农村古朴的风俗和对牛温顺而又倔犟性格的赞美。《富贵花开》是武强年画,含义自然是富贵吉祥,夫妻和合的意思。“一帆风顺”和“长寿图”不知你说的是哪一幅作品,以此命名的多了,含义也非常清楚,希望诸事顺利,祈祷健康长寿。 作者简介喻继高 (1932.7)男,汉族,江苏徐州人。别署云岭堂,1932年7月生于江苏铜山。1951年考入南京大学艺术系。1955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先后入江苏省美术工作室、江苏省文化局艺术科工作。1957年参加筹备并调入江苏省国画院工作。1958年参与筹备江苏省国画院。擅工笔重彩花鸟,画风典雅秀丽,雍容豁达,富有时代气息。1959年应邀为北京人民大会堂作《孔雀图》(合作),为钓鱼台国宾馆作《牡丹群鹤》。1975年作品《牡丹银雉》入选“第一届亚洲美术作品展览”。作品《芭蕉丹柿》参加“第八届国际绘画展”,《葡萄小鸟》入选“第26届国际博览会”,《樱花小鸟》在日本展出后为名古屋博物馆收藏,《玉兰锦鸡》参加在苏联举办的“中国现代绘画展”,为中国美术馆收藏,作品《荷香鸭肥》为菲律宾总统府收藏。另有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并获奖,有的被收入画集或单幅出版。1986年在中国美术馆办个人画展。出版《喻继高工笔画鸟画集》。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中国文联牡丹书画艺术委员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当代工笔重彩画学会副会长,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国务院和江苏省政府表彰的对我国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著有《喻继高画集》《喻继高工笔花鸟画集》《名家名画喻继高》等十部作。 创作风格喻继高的工笔重彩花鸟画近师陈之佛先生,远祖五代两宋,更直接以造化为师,而熔铸以个人的生活感情。从他的花鸟画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蓬勃生机和新时代的昂扬诗情。他很少去描绘罕见的奇花异草、珍禽异兽,而是着眼于生活中常见的花果虫鸟,给人一种朴实亲近的乡土感情。他的画没有古代院体画那种恬淡幽远的隐逸气、江湖味,它是入世的,属于我们新的时代和人民的艺术。繁盛、充盈、丰实、欢乐、光彩照人、典雅秀丽、风流蕴藉、活泼天真、雍容豁达、泱泱大度,这就是继高工笔重彩花鸟画的基调和风格。读他的画,如同聆听一部华彩乐章,或者说是急管繁弦的江南丝竹,是对大自然的讴歌,对生活的赞颂,对美和爱的咏叹,唤起人们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热爱乡土、热爱人民的美好感情和高尚情操,因为花香鸟语、春华秋实,是大自然的赐予,更是世世代代劳动人民用血汗浇灌的祖国沃土的绿色生命。画是无声诗,于无声处我们感受到时代的脉搏跳动,听到画家的心声,这是一颗人民艺术家炽热的赤子之心,他对祖国一草一木爱得那样执着和深沉,一笔一画都充满感情。 继高生长于苏北农村,家境贫寒,从小就干农活,磨炼了他坚强的意志和热爱劳动的习惯,也培养了他对大自然和花鸟鱼虫的深厚感情。他心中的艺术种子在这块沃土上发了芽,爱上了绘画,由于他的刻苦努力,终于在1951年考入了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开始了一个放牛娃的艺术征途。他赶上了好世道,遇到了好老师,傅抱石先生渊博的美术史知识和陈之佛先生卓越的工笔花鸟画成就,引导他进入传统绘画的大门,并选择了工笔重彩花鸟画专业。童年的憧憬成为现实。 朱宣咸中国画作品《报春图》朱宣咸以红梅为题创作了中国画作品《报春图》、《报春来》。 作者简介: 朱宣咸(1927年浙江——2002年重庆),中国画画家、木刻版画家、漫画家与美术活动家。 20世纪40年代初起从事中国画,中国新兴木刻版画与时政漫画,由浙江到上海直接参与了鲁迅发起的新兴木刻版画运动,以及海上画派和一系列上海进步美术运动。 1946年加入中华全国木刻协会。 1948年在近代史上著名的上海“《观察》事件”中被捕。 1949年与刘开渠、杨可扬、张乐平等代表美术界在上海《大公报》发表迎接解放“美术工作者宣言”,该宣言的发表也意味着国统区美术和上海近现代美术史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中华全国美术协会、中华全国木刻协会、中华全国漫画协会“联合办事处”工作,参与上海解放初期美术事业筹备建设。同年底随军到重庆。 1951年起,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前身)重庆执委,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成立重庆市美术家协会筹备人,首任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成立重庆国画院发起人、顾问。重庆美专校创始人、校长。负责重庆市美术摄影展览办公室工作、全面主持最早的重庆美术馆(解放碑夫子池)工作。 作为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美术事业的重要开拓者之一,对建立、推动和促进20世纪中期与后期重庆美术事业的繁荣、发展与走向全国作出重要贡献。 被政府授予“献给共和国创立者”勋章。 朱宣咸形成了自己鲜明艺术风格,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的中国画具有海上画派风格与传承,在版画方面,早期以欧洲黑白木刻为起源,后来结合了中国艺术的特色。 年轻时投身人民美术事业和进步学生运动,半个多世纪以来,创作了一大批洋溢着鲜明艺术精神,充满着鲜明时代感、社会性与艺术多元性的中国画、木刻版画、时政漫画等作品,1946年起作品入选国内外一系列重要展览,被中国美术馆等收藏,被重要美术文献收录;发表作品数千次,在香港、重庆、浙江等地先后举办朱宣咸画展。出版有《朱宣咸作品选》、《朱宣咸花鸟画选辑》、《朱宣咸木刻版画集》、《朱宣咸风景木刻版画选辑》、《朱宣咸漫画》、《艺术常青—美术家朱宣咸》、《朱宣咸美术作品选》等。生平被载入等国家级美术辞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