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报本塔 |
释义 | 武功报本塔武功报本塔位于陕西省武功镇武塔村,东临漆水河,西辅香山,依寺建塔,风景秀丽,为陕西名塔之一。据《长安志》记载,报本寺建于唐文宗大和元年(827),据发现塔下地宫所藏文物考证,报本寺塔重建于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六月以前。报本寺是以唐高祖李渊故宅改建而来,也是李世民的出生地,塔为楼阁式砖塔,七级八面,高39.66米,每层辟四门洞,真假相间,变化有序,整个塔势挺拔俊秀。每年春季总会飞来一群胡燕,嬉戏于塔顶周围,人称“胡燕朝塔”,为《武功八景》之一。1957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八十年代初,报本寺塔稍有倾斜,1987年5月24日整修,在清理塔基时,发现塔下有地宫。出土文物100余件,地宫出土文物包括金、银、玉、铜、石、丝绸六大类、其中金棺、银椁、豹斑玉筒、舍利子等,在国内出土文物中比较罕见。有相当高的研究价值,大部分现收藏咸阳博物馆。 东湖报本塔东湖报本塔位于浙江省平湖市当湖街道建国门社区的宝塔圩上,又名文笔峰,俗呼“平湖宝塔”或“东湖宝塔”,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清颇治已亥年(1659年)圮,清康熙二十七年间(1688年)重建,由七层改为五层,乾隆、道光年间多次重修。报本塔为楼阁式砖塔,据记载有镇邪去恶之意。塔高五层平面八角形,为壁内折上式结构。底层对径8.18米,塔中为圆形塔心室,内外壁之间为甬道,可拾级登至塔顶,塔通高49.39米,每层由平座、塔身、塔檐构成,每面设券门或龛。塔檐用菱角牙子砖叠涩挑出,承其上瓦檐,现瓦檐无存。塔顶安铁刹。该塔规模较大,造型古朴,结构合理,是我省清代古塔中的佼佼者,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价值。 在平湖当湖镇沙盆圩(鹦鹉洲)上。东湖水,古称当湖、东武湖、鹦鹉湖,水域浩大。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知县陈一谦发民工将疏浚城河土砾在湖中堆积成大小三个湖墩,鹦鹉洲即其一。越8年,邑人陆杲在洲上建报本塔,共七层。塔成,复建报本塔院,为当湖名刹。清咸丰十年(1860),寺院毁。 报本塔自建成后至清顺治十六年(1659)突然倾圮,这件事在当时引起很大的震动,乃于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发大力重建。乡绅陆慎几献出了大冢宰玉带一围、血经一卷,以为镇塔之宝。但终因软基地的缘故,至康熙二十五年(1686)塔又倾危,由陆葇主持修复,改七层为五层。此后,乾隆、道光间又多次修葺。现塔通高49.14米,平面为八角形,底层直径8.18米。塔内有螺旋石阶可登。 报本塔身向东北倾斜75.5厘米,与世界上著名的意大利比萨塔虽不可同比(比萨塔顶偏离5米),但亦为一斜塔。古人有所谓“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报本塔可作一例。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