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NGO参与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研究 |
释义 | 版权信息作 者:张强,余晓敏 等著出 版 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8-1 版 次:1 页 数:211 字 数:245000 印刷时间:2009-8-1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I S B N:9787301155707 包 装:平装 内容简介汶川特大地震后的灾后重建为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崭新契机,为NGO的行动搭建了广阔平台。通过开展全面细致的实地调查研究,本书深入探讨了NGO参与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实践、经验与模式。作者以宽广的学术视野,讨论NGO参与灾后重建的政策规划、发展路径、功能定位、能力建设、绩效评估、典型实践以及困境突破。本书旨在为NGO行动者提供实践指南,与研究者分享经验数据,为政策制定者呈现决策依据。 作者简介张强,清华大学管理学博士毕业,现任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院长,风险治理与社会创新中心主任,民政部一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汶川地震之后一直在四川开展实地服务工作,担任汶川地震应对政策专家行动组(WET)秘书长,国家减灾委一科技部抗震救灾专家组规划政策组副组长。研究领域主要涉及公共政策、减灾与应急管理、府际关系等。 目录第一章 现实背景:汶川特大地震的灾情和重建概况 第一节 汶川特大地震灾害损失情况简介 第二节 灾后恢复重建法律法规 第三节 灾后恢复重建规划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发展路径:全球比较视野 第一节 NGO在社会管理中的角色定位 第二节 日本NGO与El本阪神淡路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 第三节 中国台湾地区NGO与台湾“9·21”大地震灾后 恢复重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功能定位:NGO作用的发挥 第一节 灾后重建中的NGO一览 第二节 NGO参与灾后重建的功能定位战略分析 第三节 NGO参与灾后重建的功能细览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运作管理:NGO能力建设 第一节 NGO的筹资 第二节 NGO的财务管理 第三节 NGO的人力资源管理 第四节 NGO的项目设计与管理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缋效评估:NGO与利益相关群体 第一节 NGO绩效评估与利益相关者理论 第二节 NGO绩效评估的主体分析 第三节 NGO利益相关者的识别 第四节 NGO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第五节 NGO重要利益相关者相关层面的绩效评估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实践探索:典型案例研究 第一节 新家园计划 第二节 中国扶贫基金会的民乐村灾后房屋重建项目 第三节 国际小母牛项目组织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困境突破:NGO发展的专业化与可持续性 第一节 导言 第二节 NGO发展的职业化、专业化 第三节 NGO发展的可持续性 结语 中国NGO参与灾后重建的行动启示 后记 书摘第一章 现实背景:汶川特大地震的灾情和重建概况 “5·12”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震级最高、破坏性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不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还打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社会断裂,带来了很多社会发展上的挑战。在全面应对过程中,除了中国政府高效有序的抗震救灾活动外,民间也出现了大量的捐款捐物行为及空前的志愿服务热潮。很多社会组织和个体志愿者涌入灾区,参与救灾和过渡安置,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目前,紧急救援和过渡安置两个阶段的任务已经完成,进入了更加艰巨和漫长的灾后重建阶段。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具有不同的阶段特征:抗震救灾可以说是救人如救火,十万火急,效率优先;而灾后重建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要统筹兼顾、科学为重。灾后重建不仅是在一片废墟上进行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的重建,更重要的是进行当地社会的系统重建。它包括人民生活的安置、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社区组织的恢复和完善、人际关系的维护和稳定、人们心理创伤的疗治和文化群落根系的培育等等。如此复杂的重建任务,显然需要的不只是政府的行政努力,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也很重要。 那么对于各类的社会组织,要实现充分发挥自身特色、有效参与灾后重建的目标,就需要全面掌握当前关于灾后重建的法律政策等制度安排,并根据政府的规划布局进行自我定位。2008年6月8日,国务院颁布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提出“自力更生、国家支持、社会帮扶”的方针和“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原则,指出:“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积极参与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防震减灾法》(修订)也将“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应当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和市场运作相结合”作为恢复重建原则写入了国家法律,进一步从制度政策层面明确了政府、企业和社会力量在灾后重建中的角色定位,为社会力量参与灾后重建提供了基础的法律依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