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宝严寺大殿 |
释义 | 简介宝严寺大殿,位于邵武市新建路6号。唐大顺元年(890年)创建,始名兴会寺。五代梁龙德元年(921年)易名再兴寺。北宋天圣元年(1023年)改名宝严寺。元延祐年间(1314~1320年)和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两度重修。原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经堂、方丈室、僧舍、花圃等建筑。现仅存大雄宝殿,坐北朝南,平面呈正方形,木构,重檐歇山顶,面阔、进深各5间,通高18米,建筑面积400平方米。殿内立柱36根,明间四金柱的莲花石础为唐、宋遗物。梁上楷书“大明嘉靖拾贰年癸巳岁贰月贰拾贰日己卯吉时重新鼎建”和“上祝当今皇帝万岁万万岁”题记。金柱间梁栿和额枋上均置扁形普柏枋。梁栿彩绘人物、花卉、龙凤纹饰,至今色彩艳丽,画面清晰,系明代当地画家严宗儒、上官伯达手迹。此寺是研究闽北古代建筑艺术的珍贵实物资料。1932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二十二军军长罗炳辉、政委谭震林率部解放邵武,县苏维埃政府即设于此。现辟为邵武市博物馆。 荣誉1985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